一
範文瀾對老子的思想有一個總的評價。他說:“老子是有極大智慧的古代哲學家。他觀察了自然方面天地以至萬物變化的情狀;他觀察了社會方面曆史的、政治的、人事的成與敗,存與亡,禍與福,古與今相互間的關系與因果,他發現并了解事物的矛盾性比任何一個古代哲學家更廣泛更深刻。……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傳入中國以前,古代哲學家中,老子确是傑出的無與倫比的偉大哲學家”〔1〕。這個評價,對老子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的地位,給以高度的肯定。現在從以下幾點加以引申:
第一,老子把“道”作為宇宙的本源。他認為“道先天地生”〔2〕。“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3〕。老子認為“道”存在于天地形成之前,而且獨立長存,不因外界力量而改變,不随萬物變化而消失,其自身又在“周行而不殆”的運動着。萬物的發展變化,都是在符合“道”的規律下運行,把他設想的“道”,作為天地萬物和人類社會的根源,從而否定了天地的意志,把人從古代宗教迷信的桎梏下徹底解放出來。老子對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的從屬關系是這樣安排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所謂“道法自然”,是指“道之所以大,以其自然,故曰法自然,非道之外别有自然也”〔5〕。“道”本身就是自然,河上公注雲:“道性自然, 無所法也”。徐複觀在《中國人性論史》中說:“老子思想最大貢獻之一,在于對自然性的天的生成、創造,提供了新的、有系統的解釋。在這一解釋下,才把古代原始宗教的殘渣,滌蕩得一幹二淨,中國才出現了由合理思維所構成的形上學的宇宙論”。
第二,較系統地揭示出存在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的。老子認為,知道什麼是美,醜的觀念就産生了;知道什麼是善,不善的觀念也随之出現,對立雙方相互依存,如果一方不存在,對方亦不複存在。他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随,恒也”〔6〕。一切事物中相反相成的關系是永恒的規律。這種矛盾統一的觀念,反映了當時人類認識世界變化的能力。
第三,揭示對立事物向它的反面變化的規律,這種變化并不受天的支配。他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熟知其極?其無正也”〔7〕。“正”通政,即主宰者。把這段話譯成現代漢語:“災禍啊,幸福緊靠在它旁邊;幸福啊,災禍埋藏在它裡面。誰知道它最後的道理?實在沒有主宰者”〔8〕。《老子》關于對立轉化的規律涉及頗多,如第22章雲:“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第42章說:“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老子》把自然規律稱為“天之道”,在第77章中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老子認為,禍與福、曲與全、枉與直、窪與盈、敝與新、少與多、損與益、高與下、有餘與不足,這些對立的事物,皆互相轉化,沒有窮盡,也沒有一個主宰,都是自然規律,反映出老子深刻的辯證法思想。
第四,老子還模糊地觸摸到事物的量變積累,可以引起質變。他說:“合抱之本,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9〕。“毫末”謂細小的萌芽,“毫末”不是大樹,但不斷發展,終于成為合抱的大樹。“累”謂堆積,一堆積土,不是高台,但不斷堆積,可以造成九層的高台。他又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10〕。難與易,大與細,是質的不同,但從易、小入手,逐漸積累,就會克服困難,完成難和大的工作。這就是“聖人”從易事、小事入手,終能完成難事、大事的一般規律。這些都是老子對于量的積累可以發生質變的初步認識。
第五,老子還接觸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觀念。他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讷”〔11〕。最完滿的東西,好象有所欠缺。最充實的東西,好象空虛。最正直的東西,好象彎曲,最靈巧的東西,好象笨拙,最好的口才,好象口吃。這一連串的幾個“若”字, 都是指比原來階段有所提高的質變。
在老子以前,中國哲學史上,還沒有那位哲學家象老子那樣廣泛而深刻地接觸到客觀世界的運動變化規律。
老子的社會思想,也頗有可取之處。他對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過着越來越奢侈的生活,提出強烈批評。他說:“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财貨有餘,是謂盜誇”〔12〕。即朝政腐敗已極,農田嚴重荒蕪,倉庫十分空虛,還穿着錦繡衣服,佩帶鋒利的寶劍,飽吃精美的飲食,搜刮足餘的财貨,這就叫做強盜頭子。老子看到當時的社會弊病,提出的解決方案卻是恢複遠古“小國寡民”的社會。他說:“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13〕。這種主張,卻是違背發展規律的,從而反映了老子思想的局限性。
二
關于老子的生平事迹,由于史料不足,學術界存在各種不同的意見。在記載老子生平的史料中,隻有司馬遷的《史記·老子傳》最為系統。司馬遷寫《史記》是在兩千年前,距老子的時代較近,而且使用了國家的大量藏書,他所能見到的有關老子的史料,比後人所能見到的要豐富得多。盡管如此,其所撰《老子傳》雖比較系統,但也隻有400 多字,而且還包括一些沒有搞清的問題。比如:
第一,關于老子的結局,稱“莫知其所終”。這是因為司馬遷既不相信荒誕的傳說,又無可信的依據,對老子生平事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隻好如實寫出存疑了。
第二,老萊子與老子是不是一個人。本傳雲:“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正義》說:“太史公疑老子或是老萊子,故書之。”因疑是一人而難确證,故用“或曰”、“雲”疑問語氣附入本傳。
第三,老子的壽數。本傳稱:“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正義》說:“蓋、或,皆疑辭也。世不的知,故言‘蓋’、及‘或’也”。
第四,周太史儋與老子是不是一個人。本傳雲:“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将兩種說法同時附入存疑。
以上四例,說明司馬遷在選用史料方面是審慎的,其《老子傳》中作為可信而采入的部分,雖然在學術界亦有所争論,但卻難以全盤否定,特别是關于老子故裡的記載,則從未提出懷疑。
《史記》本傳稱:“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按苦縣,春秋戰國時期為苦地,秦漢置苦縣, 後魏改稱谷陽,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改稱真源縣,武則天載初元年(689),改稱仙源,中宗神龍元年(705)複真源縣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改名衛真縣,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與鹿邑合并,用鹿邑縣名〔14〕。
位于今縣境西部之辛集,有舊鹿邑縣城,春秋為鳴鹿地,後漢置武平縣(今丘集有武平城),隋更名鹿邑,元初與衛真縣合并,移治原衛真城,稱鹿邑縣,迄今沿襲。
由上述曆史沿革可知,今鹿邑縣城,即為《史記·老子傳》所雲“楚苦縣”。
有關文獻所載老子故裡的古迹,亦在今鹿邑縣城附近。
第一,太清宮(老子廟、老子宅),初名老子廟,始建于漢桓帝延熹八年(165)。唐武德三年(620)因以老子為祖,“特起宮阙如帝者居”。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真宗“躬谒祠下,建太清樓,廟貌益侈,靖康之亂,毀于土寇,金元踵修。”此後“屢經兵火,雖修葺不廢,而規模疏陋,不能複初矣”〔15〕。《大清一統志》卷一二九《穎州府二·寺觀·太清宮》:“在毫州西四十五裡。《通志》:老子所生之地,舊名紫微宮,唐天寶二年改”。同上書卷一九四《歸德府二·老子廟》:“在鹿邑縣東一十四裡,一名太清宮。《水經注》:渦水又北徑老子廟東,廟前有二碑,在南門處,漢桓帝遣宦者管霸祠老子,命陳相邊韶撰碑,北有雙石阙。《唐書地理志》:真源有老子祠,天寶二年曰太清宮。《元和志》:元元皇帝祠在真源縣東十四裡。《寰宇記》:太清宮,元元舊宅,前有阙,魏黃初三年所立,其阙有銘,是鐘繇書”。《元豐九域志·附錄五》:“衛真本苦縣。《城冢記》:縣之賴鄉,老子所生地,舊有宅,今太清宮是也。有道德經碑,唐明皇書、邊韶老子碑、薛道衡祠庭碑、唐明皇禦劄碑、老子行記碑。”《大清一統志》卷一九四《歸德府二·老子宅》:“在鹿邑縣東。《括地志》:苦縣有老子宅。《古史考》:苦縣有曲仁裡,老子裡也。”金朝胡筠《續修太清宮記》稱:“今之太清宮,即老子舊居也,今之太極殿,即老子降聖之地”〔16〕。由上可知,自東漢在老子出生地建立祠廟以來,雖屢作修建,名稱亦多次改易,其地址均在老子宅。因此,今日殘存的太清宮太極殿,就是老子的出生地。
第二,洞霄宮(李老母廟)。光緒《鹿邑縣志》稱:洞霄宮“祀老子母”,“疑亦漢時建,唐初名先天大聖後廟,嗣改名洞霄宮”。金明昌二年(1191),清乾隆年間及清末均曾重修,今洞霄宮正殿尚存,在太極殿北。《大清一統志》卷一二九《穎州府二·寺觀》稱:李老母廟“在鹿邑縣東,一名洞霄宮。《水經注》:渦水之側又有李老母廟。《唐書·地理志》:真源洞霄宮,先天太後祠也。《元和志》:李母祠在真源縣東一十四裡,乾封元年,冊号先天太後,今謂之洞霄宮。《縣志》:宮前有宋真宗禦制碑銘,蔡襄書”。
第三,李母墓。《大清一統志》卷一九四《歸德府二·陵墓》雲:李母墓“在鹿邑縣東,《水經注》:李老君母廟前有李母冢,冢東有碑,是永興元年谯令長沙王阜所立。碑雲老子生于曲渦間。《寰宇記》:李母在真源縣東十三裡”。
第四,老君台(升仙台、拜仙台)。光緒《鹿邑縣志》雲:“在城内東北隅明道宮後,崇矗三丈,湖水潆洄,世傳老子飛升處,又名拜仙台”。《河南通志》卷五一稱:升仙台“在鹿邑城内東〔北〕(北,原作南,據乾隆《鹿邑縣志》、光緒《鹿邑縣志》及實地考查結論改)。隅,老子飛升處”。又《縣志》所雲明道宮今已不見, 老君台尚存。
現存古迹亦證明老子出生于鹿邑縣。
宋真宗曾親谒太清宮,從有關此次祭典的記載中亦可說明老子出生地太清宮在鹿邑。《宋史·真宗紀三》,載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庚申诏書雲:“來春親谒毫州太清宮”。因為當時真源縣屬毫州管轄,故稱毫州太清宮,其親谒太清宮的典禮并非在毫州城内,而是在真源縣進行的。關于這次祭祀老子活動,《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八二有詳細記載,茲将有關部分擇要節錄排列如下:
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壬寅(十五日),“車駕奉天書發京師。”
丙午(十九日)“至奉元宮,齋于迎禧殿”。
丁末(二十日)“令奉祀經度制置副使陳彭年詣宮殿大醮”。
戊申(二十一日)“奉聖号冊寶,于庭拜授。攝太尉王旦,持節載以玉辂,詣宮奉上,攝中書令丁謂讀訖,置于匮中”。
己酉(二十二日)“三鼓,具法駕赴宮,時密雪驟霁,自奉元至太清十餘裡,夾道設籠燈燎台,左右執炬間之,焜煌如晝。五鼓,上奉玉币酌獻,讀冊文,命太尉封石匮……上又詣先天觀、洞霄廣靈宮行香,複至太清宮、真源觀周覽,還奉元宮”。“升毫州為集慶軍,改真源縣曰衛真縣,給複二年,奉元宮曰明道宮”。“诏三宮正殿,庶民不得辄升,官吏非朝修止拜庭中。上作《朝谒頌》、《先天太皇》、《老子像》、《真武贊》;命中書侍郎兼刑部尚書平章事向敏中撰《親祠頌》,并刻于石”。
庚戌(二十三日)“發衛真縣,次毫州,谒聖祖殿,禦奉元均慶樓,賜酺三日。”
甲寅(二十七日)“發毫州”。
乙卯(二十八日)“次應天府”。
丙辰(二十九日)“升應天府為南京,正殿榜以歸德,仍赦境内及東畿車駕所過縣流以下罪。追贈太祖幕府元勳僚舊,及錄常參官逮事者并進秩,欲授子孫者亦聽。除民乾食鹽錢。禦重熙頒慶樓觀酺,凡三日,改聖祖殿為鴻慶殿”。
二月丁巳朔(初一)“發南京”。
戊午(初二)“次襄邑縣”。
庚申(初四),“次陳留縣”。
辛酉(初五),“四駕至自毫州”。
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親谒太清宮祭祀老子的活動,于正月十五日從京師出發,到二月五日返京,共曆時二十天。此行又改真源縣為衛真縣,改奉元宮為明道宮,毫州為集慶軍,升應天府為南京。此項記載,對返程所經城市及日期皆很清楚,所經城市為:衛真(鹿邑,原真源縣)——毫州——南京(原應天府,今商丘)——襄邑(睢縣)——陳留——京城(開封)。祭祀期間,駐跸的奉元宮(明道宮)及行祭典的太清宮、洞霄宮,皆在衛真縣,即今之鹿邑縣。史書記載稱“毫州太清宮”、“車駕至自毫”,均是指毫州所管轄的衛真縣。
由于鹿邑舊縣,在唐、北宋及金朝,曾隸屬毫州,故在此段時間内稱老子的故裡在毫州是可以的,但随着行政區劃的變動,元朝以後,劃歸河南省的歸德府或淮陽、商丘、開封、周口諸地區,特别是當前屬周口管轄,稱老子的故裡在河南、在周口、在鹿邑都不為錯誤,确切地說,應該是鹿邑縣。
注釋:
〔1〕《中國通史簡編》第五章,第六節。
〔2〕《老子》第二十五章。
〔3〕《老子》第二十五章。
〔4〕《老子》第二十五章。
〔5〕吳澄:《道德經注》。
〔6〕《老子》第二章。
〔7〕《老子》第五十八章。
〔8〕任繼愈:《老子新譯》。
〔9〕《老子》第六十二章。
〔10〕《老子》第六十三章。
〔11〕《老子》第四十五章。
〔12〕《老子》第五十三章。
〔13〕《老子》第八十章。
〔14〕據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
〔15〕俱見光緒《鹿邑縣志》。
〔16〕《乾隆〈鹿邑縣志〉卷十一〈古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