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鵝毛扇怎麼來的?王友兵 鄭俊 襄陽隆中,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諸葛亮鵝毛扇怎麼來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王友兵 鄭俊
襄陽隆中
諸葛亮家原來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蠻善良。在老家的時候,每月都有一個老頭子到他家來吃一餐飯,到諸葛亮四、五歲的時候,這個老頭子呢每個月還是來吃一餐飯,來吃飯也不說一聲謝,吃完就走人,諸葛亮看了就覺得蠻奇怪:這老頭子回回來我這裡吃飯,他又不說話,吃完了就走了,這個老頭子到底是什麼來曆?他想把這個老頭子的來曆搞清白,就想出一個謀子。
隆中卧龍遺址
那天老頭子又來他屋裡吃飯,拄一個竹棍子來的,諸葛亮就給老頭子耍刁,說:“老爺爺,你來我這玩,我蠻歡喜,你能不能把你的棍子給我玩一會?”老頭子一想:經常在這吃飯,他要玩棍子給他玩去羅。諸葛亮把棍子拿了以後呢,就把竹節巴掏空哒,在棍子裡灌滿了石灰。老頭子反正也沒有注意,他不曉得這個小伢子出謀子,沒引起他的注意。
隆中草廬亭。
老頭子把飯吃了,把棍子一拄就走哒,諸葛亮就跟着(老頭)拄的竹棍子的石灰記在後頭走,因為老頭子走一下竹棍子就要跺一下,就留有一個石灰記,這樣,諸葛亮就跟着老頭子尋到村子旁邊的一顆老槐樹下。
隆中一角。
原來,這個老頭子是一個鷹子精,已有千把年的道行了。諸葛亮順到這個石灰記尋到他了,鷹子精這個時候也爬到樹上,發覺諸葛亮了,他心裡想:哎,你這個小伢子跟着我來做什麼的呀?就在樹上與諸葛亮喊話:“你這個小伢子跑到這來幹嘛子的呀?”諸葛亮回答說:“我感到蠻好奇呀,你回回在我那裡吃飯不說話,我看您到底是哪個的。”鷹子精就想:我的來曆被他識破哒,再也不能在這打站(待下去),他要把這個小伢子哧起走。
隆中三顧堂
于是,鷹子精從口裡吐了一顆金丹子出來,這顆金丹子一下來就圍繞諸葛亮的頭上轉,好像要砸他的腦殼一樣的,諸葛亮口一張,金丹子吞到肚子裡去哒。鷹子精想:這可能不行哒,他可能和我有前劫。他就算了算,說:“你這個小伢子呀,我們倆應該是有前劫的,我這點藝應該給得你哒,你将來是我的傳人,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反正你已經把我的金丹吃哒,我呢以着(順勢)還送一件有用的寶物給你。”
諸葛亮銅像
他身上一抖,就抖七根毛下來哒,對諸葛亮說:“你把這毛拿起回去,叫你的父親記得制成一把扇子,制成扇子後,以後如果再遇到什麼難事,想不明白哒,你就用這個扇把子點眉心點三下,再把扇子往胸前一放,難事就解決哒。”
諸葛亮的“鵝毛扇子”就是這麼來的,其實那不是鵝毛,是千年雄鷹的毛。後來,諸葛亮拿着“鵝毛扇子”,跟着劉備建立了不少功業,這“鵝毛扇子”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講述者:趙際林 記錄者:王友兵 鄭俊 選自《當陽地名傳說》王友兵編)
作者:王友兵
作者簡介:王友兵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湖北省音樂文學學會理事,文化館副研究館員。發表文學作品、論文300餘件,多次獲獎。有歌詞入選《中國當代歌詞輯粹》和《中國年度最佳歌詞》。出版有歌詞集《愛的秋天》、論文集《采風與探索》。長期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料搜集整理、編輯工作。參與編撰《中國民俗大系·湖北民俗》《中國民俗志·湖北宜昌卷》《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湖北宜昌卷》《巴楚文化源流》等書籍。主編《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湖北當陽卷》被列為全國漢族地區示範本,總纂《中國民俗志·湖北當陽卷》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兩次獲得湖北省民間文學集成“屈原獎”。曾獲“湖北省民間文藝集成志書編纂成果獎”,“湖北省群衆文化工作特别貢獻獎”。
作者:鄭俊
作者簡介:鄭俊 從過軍,曾任工程師、參謀等職,少校軍銜。轉業後從事媒體工作,曾任記者、編輯、主編等職。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發表新聞作品1000餘篇,撰寫散文作品27萬字、共200餘篇,詩歌作品曾在國家級刊物發表。現從事文化工作,副研究館員,主編和參與編撰學術專著2部,所負責的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入選全宜昌市前30名,撰寫非遺學術論文20餘萬字,有論文在全國獲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