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何社保網站查不到視同繳費年限

為何社保網站查不到視同繳費年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20:27:44

為何社保網站查不到視同繳費年限?目前在大多數地方是查不到的,但有的地方是可以查到,這是由很多因素形成的如果從開始參加工作就在同一個地方一直幹到退休,這種情形下,有可能是能夠查詢到的但大多數地方是無法在社保局查詢到自己的視同繳費年限的,社保局也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記載,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為何社保網站查不到視同繳費年限?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為何社保網站查不到視同繳費年限(在社保局能查到自己的視同繳費年限嗎)1

為何社保網站查不到視同繳費年限

目前在大多數地方是查不到的,但有的地方是可以查到,這是由很多因素形成的。如果從開始參加工作就在同一個地方一直幹到退休,這種情形下,有可能是能夠查詢到的。但大多數地方是無法在社保局查詢到自己的視同繳費年限的,社保局也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記載。

所謂的視同繳費年限,主要是養老保險制度沒有實施之前,國家承認的連續工齡或是工作年限。具體包含了這麼幾類人員。

一是1992年之前,在國有企業工作的正式職工和合同制工人。雖然合同制工人有的是繳納了養老保險,但一般都是按照視同繳費年限來認定。

二是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後來被招收為國有企業或是集體企業的職工,或是被錄用為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或是按照靈活就業方式繳納養老保險的,其上山下鄉期間的年限視同為繳費年限。

三是轉業退伍軍人,在部隊養老保險制度沒有實施之前的軍齡要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但是按月領取退役金的退役軍人,如果自己或是工作單位繳納養老保險的,過去的軍齡不再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

四是2014年9月30日之前在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内工作的人員,其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在這其中本人申請辭職、離職、調動到企業工作以後,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年限視同繳費年限。

視同繳費年限,是我國退休制度改革過程中,在新老制度銜接過渡期形成的曆史問題,在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以後,凡是國家承認的工齡,都要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還有的地方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将個人賬戶建立之前的實際繳費年限,也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

按照以前的規定,視同繳費年限基本上都是在辦理退休手續時,才能由社保部門、人社部進行認定,社保部門事先并不掌握和了解每個人的工齡情況和視同繳費年限情況。其具體處理方式是:

國有企業的退休人員,在辦理退休手續時,由用人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進行初步核定,再将退休職工的個人檔案移交到社保局,由社保局按照企業提供的核定結果和個人檔案進行複核,并報同級人社部門最終認定,以同級人社部門核定的結果作為計算視同繳費年限的依據。

個人辦理退休的人員或是在民營企業辦理退休的人員,需要将個人檔案移交到社保局,按照檔案内容進行核定,如果與本人認知有出入的,或是對有的工作年限認定缺乏檔案資料支撐的,社保部門會通知本人所在的單位或是個人,由個人提供補充資料,找不到補充資料的,以社保部門核定以後,報同級人社部門核定的結果為準。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由具有幹部管理權限的組織人事部門通知辦理退休,同時核定參加工作的工作年限等,由社保部門具體辦理退休手續,社保部門不再核定具體的工齡,但上級人社部門要對單位組織人事部門認定的結果再次進行審定。

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已經實施了30年,各項社保制度日趨完善,但還有部分人存在視同繳費年限,以前都是要在辦理退休時才能進行核定,導緻延遲了辦理退休的時間,加上有的人找資料等比較難,特别是部分在異地辦理退休,檔案不在當地的人員,給認定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從2020年開始,各地陸續開始視同繳費年限的提前認定工作,比如重慶等地,人社局已經部署所有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開始對個人以前的工齡進行核查,核查的結果報社保部門備案,凡是報了人社部門、社保部門認定了視同繳費年限的,将記載到參保人的參保信息中,參保人就可以查到自己的視同繳費年限,今後退休時不再重新核定視同繳費年限。

綜上所述,在大多數地方,目前在社保局是無法查詢到自己視同繳費年限的信息和記載的,隻有提前辦理了視同繳費年限認定的地方,社保部門的參保系統才會錄入相關視同繳費年限的信息,到這部分地方的社保部門是可以查詢到的。大部分地方由于沒有提前做這部分工作,需要到退休時才開始核定,這部分地方的社保部門是無法查詢到視同繳費年限信息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