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園長
如果賣房,請快跑!
說幾個未來的趨勢和感知。
形式不穩定,市場趨難,大家會趨向于求穩低消費甚至不消費,必要的消費會替換成同等的性價比更高的産品。
比如說,以前出去玩,現在改露營經濟,以前去餐館吃飯,現在熱衷于在家煮飯,以前上天貓淘寶,現在上拼多多,以前會為了區域概念掏錢,現在要仔細對比劃算不劃算。
所以,今年賣的好的,都是均衡性價比産品,比如琶洲南,就屬于地段産品和價格都适合的,能賣得很好。
地段不算好,産品好,價格合适也能賣的相對好-比如保利番禺的領秀海,和朱村的水木芳華。
地段好,産品相對一般,價格便宜,也能賣得不錯,比如,富頤華庭。
地段好,産品一般,價格不便宜,賣不好,比如廣船。
地段一般,産品好,價格超出市場預期,賣不好,比如說 天河的彙景台。
總之,今年日子不好過,大家要講性價比,地段,産品,價格,要平衡,群衆才會買單。
如果綜合不特别出色,就一定要有記憶點,一白遮百醜,要麼便宜,要麼産品好,要麼地段好,也能相對跑赢。
兩個例子。
中海觀雲府首出江湖,就是靠超高實用率和讓人驚豔的戶型産品讓人忽視掉弱地段概念,将原來的的強勢競争對手廣船按在地上碾壓。
再舉個例子,增城的禦溪世家,就靠打造網紅社區,做新年輕人的社群運營,在增城搶走了不少客戶。
總結,要想跑的比别人快
1、有亮點
2、性價比
競争太慘烈,如果你不能讓人記住,淹沒在茫茫盤海中就是個死,記住了價格高了激發不了橫盤期并不迫切的群衆購買的欲望,也沒啥意思。
以上兩點,适用于一二手,把握這兩點,你就能跑得更快。
那為什麼要快跑呢?
以前賺錢容易,花錢也痛快,如今賺錢不容易,3塊錢恨不得花成5塊錢。
大家不願意花錢,意味着新增機會和資源少,在存量裡厮殺,隻能卷。
這種周期,誰也不知道要多久,所以,你跑快一點,這樣你就可以比别人活得更久一點。
所以,接下來的賣房,是卷産品,卷營銷,卷利潤,卷玩法,不卷就死。
經濟橫盤,要從大家的口袋裡掏錢,開發商也得自我進步。
這兩年廣州開發商還是有進步的。
中海是卷産品,以一己之力,拉動了全廣州大部分新增戶型ldk餐廚一體化,給了普通群衆們豪氣的餐廳和廚房。
保利是卷産品 利潤,在水木芳華和領秀海項目上,以微利模式殺回群衆視野, 對于市場利潤是一場巨大的挑戰。
越秀和萬科,則是搞新模式,新玩法,直播den高等用新方式來抓客戶。
但方式千千萬,在趨勢變好之前,需求都是趨于保守和萎縮的。
所以,還是要快跑。
從外部拉外援(變相放松需求)已然不切實際,固定的存量是有限的,搶奪固定存量,就是比拼速度。
先說樂觀的。
廣州的地産基礎條件并不差,外來人口一直持續流入,本外币存款餘額全國第四(可以理解為廣州人存的錢)。
再加上廣州的住宅條件很一般,早年核心城區都是老破舊,最牛叉的珠城也是十幾年前的産品,主城區的次新中大社區都是接近20年樓齡,擁有大量的改善置換需求。
再說悲觀的,有需求,但是大家都不咋動。
廣州人賺錢不容易,從來都不激進。深圳這十年的騰飛造富了不少人,賺錢容易自然也願意花錢,但廣州的貿易,可都是一件件小商品賣出來的。
不願意花錢,你又想讓他花錢,那就隻能用好産品 動心的價格來刺激了。
這就好比,原來有手機,沒有迫切必要換手機。
你說,我們的新手機,萊卡7個攝像頭,1024g内存,他有點心動,一問價格8000塊打算撤退,你再說,現在以舊換新抵掉3000塊,他有點猶豫,你又說,我們這是王大石同款手機, 語音是同款成功人士專享包,現在直播還送藍牙耳機健康手表,價格打下來了,隻需要6666,拿出你的舊手機,3666,直接現在,新款帶回家!!
調性做足了,價格調下去,才能相對快走貨(當然你要追利潤,慢慢賣那沒辦法哈)。
一個開發商醬紫幹了,另外一個開發商也會跟着來,先跑的就能搶點糧走,越到後面蛋糕越少,競争越慘烈,所以,死道友不死貧道,一定要記得,開局要大,先跑為上。
以上是對開發商,再說回我們普通同學。
上面我們說過了,二手也要快跑。
廣州很多同學手上都捏着市區的老破小,郊區的遠新資産,覺得安安穩穩的留着兩套房,需要用錢賣一套就好。以前,這個邏輯可能對,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廣州跟深圳杭州不一樣,人家是真正的新城,持有的都是近10多年的電梯新房,再持有個10年跨周期沒問題,而廣州所謂的核心市區天河海珠,大部分是多年前開發的老破舊,能打的次新大社區,幾乎都是接近20年前的産品,80多的大2房,120的的大3房,産品極端過氣。
就算是最能打的珠城,如果有對标産品的時候,也是不能打的,我就問你,15萬的中海花城灣,跟10萬的琶洲南,1500萬,一個是100方3房,一個140方,4房你選哪一個??
所以,二手産品最大的問題是,未來會被近郊的新區次新房圍剿,開發商的産品新營銷強,如果二手沒有強勢的地段和産品,也是不好流通的。
我在2020年11月賣了一套80多方的大兩房,當時比市價低了20萬出手,2021年上半年市場上走,區域的房價上了一些,然後前幾天去樓盤看了一下,市場又掉回去了,隔壁的新盤賣到我當時賣出的價格。
這意味着什麼呢,如果當時沒賣,現在根本競争不過新房,現在賣,還要折價。
現在的市場,雖然冷,但還是有需求的,越到後面,越難流通,競争越激烈,你的邊際收益越低。
當你的産品非主流,陳舊進入暮年了,你也要盡快的置換(入手成本低有租金除外)這也就是二手也要快跑的原因。
當然,置換的前提是,收入能支撐。經濟不明朗的情況下,我建議大家是以自住為主要考量因素,不要背超出收入的負債。
最後,說我觀察到的需求的變化,這一點,對于開發商賣房和我們普通同學買房,都是需要着重參考的。
如果市場缺乏上漲因素的刺激,要打動買房的同學,靠産品,教育,價值就效果一般了,畢竟開發商那麼多,誰都會更新産品。
新一代的買房群體,是90後,00後,他們對房屋的追求,除了追求舒适度之外,還會有社交和精神需求,因此,未來社區的軟文化塑造,可能會比産品更能吸引他們。
廣州有兩個盤做的比較不錯。
增城的禦溪世家--定期社區王者開黑,小區業主自己搞文化劇場。
看着就很酷的樣子,年輕人在這裡,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認同感,願意買的幾率就很大啊。
白雲的越秀鐘落潭項目---找了一堆年輕的fashion青年玩陸沖飛盤塗鴉電音脫口秀,我雖然不懂,但是感覺非常cool,如果我足夠年輕,我願意加入他們。
新一代的年輕人,不會是早年的買房邏輯,我們的很多理論都要更新。
房子依然是普通家庭最有價值的資産,如果你還看重資産帶來的收益,那還是要繼續折騰。
以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