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腸胃疾病在生活中十分多見,尤其是患慢性結腸炎的人數明顯增多。慢性結腸炎可見于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多見。開始症狀較輕,患者多不予理睬或以普通的腹瀉、便秘進行治療,延誤治療時機,增加治療難度。
中醫認為主要由于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和房事過度而緻脾肝腎功能障礙。慢性結腸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某些病原體感染、遺傳基因及精神因素有關,大多病程長,病情纏綿難愈,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大便帶粘液和膿血,患者十分痛苦,這些症狀不是通過調理脾胃、健脾益腸就能解決的,而應寒熱通補、健脾和中、調理陰陽,從根本上治療。
醫案
前幾天來了一個女患者,腹瀉十餘年,服用多種抗生素,腹瀉停止。後來每到夏季或休息不好、過于勞累時即出現腹部疼痛、洩瀉等症。應用中西藥治療有短時效果,但洩瀉一直未愈。前年冬季因出差野外受寒,出現水瀉,時輕時重持續至今,重時日7~8次,輕時日1~2次。去年10月檢查,被診斷為 “慢性結腸炎”。
現症見:洩瀉,日4~5次,左下腹部疼痛,腸鳴,肛門有下墜感,食少腹脹,面色萎黃,畏寒肢冷。舌質淡紅,舌體胖大,苔薄膩色白,脈沉細無力。
方藥:黃芪,黨參,白術,茯苓,桂枝,白芍,柴胡,升麻,薏苡仁,诃子肉,砂仁,陳皮,澤瀉,炮姜,制附子,炙甘草,生姜,大棗。7劑,水煎服。
二診:
水瀉止,大便日1~2次,有時溏便,左下腹仍脹痛,腸鳴。舌質淡紅,舌體胖大,苔薄膩色白,脈沉細。上方加赤石脂,7劑,水煎服。
三診:
大便日1次,肛門下墜感消失,腹脹大減,飲食增加,但左下腹仍時有疼痛,舌苔薄白,脈沉細有力。上方去赤石脂,加煨肉豆蔻,五味子,補骨脂,吳茱萸。10劑,水煎服。
結腸炎的危害:
結腸炎如果不及時治療,患者不僅會被腹痛、便血等折磨,時間久了還會導緻腸穿孔、中毒性腸擴張、腸狹窄,甚至癌變。因此,結腸炎患者務必重視,及早科學治療。
了解了結腸炎的危害,其科學預防和治療方法就呼之欲出了。首先,恢複腸道菌群平衡;其次,調節腸道免疫平衡;另外,要注意日常養護。
所以平時慢性結腸炎的護理工作要注意以下事項:
1、慢性結腸炎病人要避免受涼,控制情緒外,飲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飲食上要科學合理,慢性腸炎患者平時要少吃辛辣、油膩、煎炸、刺激的食物,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以補充身體所需維生素,隻有這樣,才能減少患上慢性腸炎的幾率,擁有健康的身體!
2、慢性結腸炎患者平常應加強鍛煉,如打太極拳,以強腰壯腎,增強體質。
3、慢性結腸炎病人要注意腹部保暖。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歡迎轉發給更多的人。您的轉發、點贊和評論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