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受傷的時候第一想到的是冰敷,為什麼要冰敷呢?如何進行正确有效率的冰敷?
荀子在《勸學》裡有名句“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早已将“寒于水的冰”運用于治療熱毒疾病。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詳細記載了冰敷治療乳癰的病例。古籍醫書中記載冰敷的治療作用主要有退熱消暑,解渴除煩;治陽毒、熱甚昏迷,解燒酒毒。現代醫學研究也已經證明,冰敷作為一種物理治療手段,能快速有效地減輕機體局部腫脹、出血、疼痛。
我們曾将128例輸液性靜脈炎患者随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作冰敷的療效比較。兩組靜脈炎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局部藥物外敷治療,觀察組在采用藥物外敷治療的基礎上增加冰敷,結果發現觀察組的療效優于對照組。另外,在臨床上也常用冰敷治療外傷,同樣收到了較好的療效。
冰敷主要有以下治療作用
1.退熱消暑,解渴除煩:
夏天室外或在高溫環境作業者,一旦出現發熱口渴、頭暈頭痛、四肢痠軟無力、精神萎靡等中暑先兆症狀時,可及時口服冰水,同時将冰袋敷于前額、腋窩、肘窩、手心、腹股溝、腘窩處及膻中穴。如冰敷仍未見明顯轉好者應及時就醫。
2.抑菌解毒:
當我們被蚊叮蟲咬,或出現癰瘡疔疖,或不明原因身體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熱痛等熱象症候時,如無皮損可直接冰敷(有皮損則應作消毒處理包紮後冰敷),待局部皮溫降至與對側相同部位皮溫相近時,即可停止冰敷。冰敷後能有效地減緩局部血液循環,抑制細菌和毒素擴散,防止症狀加重,如症狀輕者局部症狀很快即可消除。冰敷後可局部外用清涼油或護生素軟膏抗感染。
3.除煩止躁:
當發怒生氣、突遇緊急情況時,人們會通常會出現面紅耳赤、心率加快,甚至血壓升高,此時可用冰毛巾敷面、敷手心勞宮穴處(勞宮穴為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可以降低心率,有利于防止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
4.止血消腫止痛:
當我們在各種勞動、活動、運動、治療中發生摔傷、跌傷、撞傷、碰傷、扭傷、燙傷、挫傷、刀割傷、手術傷口等各種外傷,以及因靜脈輸液外滲而引發的局部皮膚紅腫熱痛時,使用冰敷均能夠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我們在臨床上曾經對許多急性外傷患者進行過及時冰敷,其良好的止血、消腫、止痛效果立竿見影!祖國醫學運用冰敷治病的機理為“熱則寒之”;現代醫學研究冰敷的作用機理,發現冰敷能有效地降低組織溫度及細胞代謝,冰敷療法的機理系冷效應作用原理,促進血管收縮,降低組織液滲透,減降組織張力,降低耗氧量,從而抑制或減輕局部出血水腫,這樣就會大大地縮短機體的自體修複時間。
冰敷的禁忌及注意事項
雖然冰敷治療外傷急性期、熱毒疾病效果非常明顯,但是冰敷也有以下禁忌及注意事項。如若使用不當,也會帶來很嚴重的副作用。
1.久病體虛、中虛髒寒、畏寒怯冷之人忌冰敷。
2.冰敷時可将棉片在冰水裡浸濕後敷于局部。如用冰塊冰敷,應用毛巾、棉布或治療巾将冰塊包裹後再敷于局部,以防止冰直接接觸皮膚造成皮膚凍傷;局部冰敷一般在5~10分鐘後應移開冰袋,觀察局部皮膚血循環,間隔1~2分鐘後再行冰敷,防止凍傷局部皮膚,特别是冬天;嬰幼兒及兒童的冰敷時間應更短,更應注意觀察局部皮膚,因為嬰幼兒及兒童較成人更易凍傷。
3.人體禁止冰敷的部位有心前區、腹部、枕後、耳郭、陰囊、足底。冰敷心前區會引起心率減慢或心律失常;冰敷腹部會引起腹瀉、腹痛;冰敷枕後、耳郭、陰囊處可引起凍傷;
冰敷足底可能會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引起血管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閉塞,從而導緻心肌缺血,發生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猝死的不良後果。
4.寒凝氣結處不能冰敷,如果局部發冷者應予以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寒性體質者應少用冰敷或不用冰敷,防止寒邪侵襲機體。
5.外傷及熱毒疾病冰敷進行的越早效果越好;對已經有皮損者應進行消毒、無菌包紮後再冰敷。
雖然冰敷對外傷及熱毒疾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但對疾病仍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局部症狀或全身症狀嚴重,或冰敷後仍未治愈者,應盡快到醫院進行專業治療,防止病情加重。
如果身邊沒有冰制品,而又需要緊急冰敷,怎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内得到冰塊?就近購買含冰制品——冰棒、冰棍、冰激淩等,都可以排上用場。
總之,冰敷是行之有效的治療外傷及熱毒疾病最簡單、最廉價的好方法,值得推薦給廣大公衆朋友。
(文/陳德鳳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衆号《家庭醫學》,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