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崴腳後踝關節不消腫活動受限

崴腳後踝關節不消腫活動受限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6 23:12:44

踝關節出現腫脹,是較為常見的症狀,發生這種情況時,多數人并不緊張,誤認為是不小心時崴腳造成的,會自己塗點跌打損傷藥膏,或者簡單地敷一下。但是,這樣處理,不能确定踝關節腫脹的原因,往往會延誤病情,甚至釀成難以挽回的悲劇。咱們先來看實例吧。

崴腳後踝關節不消腫活動受限(踝關節腫脹别大意)1

在2018年11月的時候,曾有報道,有位學經濟專業的博士姑娘,在媒體工作。有1天,腳踝扭傷,開始她并沒有在意。幾天後,卻陷入了昏迷,12天後離開了人世。在回顧病史時發現,那位姑娘的腳踝軟組織腫脹,并有強烈疼痛,疼痛感從腳踝處延伸到小腿,腳尖出現麻痹感。最終确定,是受傷後形成了下肢深靜脈血栓,血栓脫落進入循環,堵塞肺動脈,引發呼吸和循環衰竭,發生了猝死。

崴腳後踝關節不消腫活動受限(踝關節腫脹别大意)2

根據美國的流行病學調查,靜脈血栓發生率在逐年上升,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中478例,是第3大心血管殺手。早在19世紀時,就是德國醫生提出了血栓形成3要素,包括血液流速緩慢、血液成分改變、血管損傷。在當前,學界認為形成血栓的危險因素有4項,高齡、肥胖、家族史;長時間靜坐或久卧不活動;女性孕産期或口服避孕藥;近期手術、卧床、創傷、骨折等。前述的那位博士姑娘發生血栓的原因,就是崴腳後的血管損傷引起。從個案可以看出,踝關節腫脹并非小事,而從腫脹原因來看,除了腳踝受傷外,還有10類疾病因素需要關注。咱們現在逐個解析。

崴腳後踝關節不消腫活動受限(踝關節腫脹别大意)3

引起腳踝腫脹,除了外傷,較為常見的第1個病因是蜂窩織炎,這種情況較多發生在糖尿病患者中,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廣泛彌漫的化膿性炎症,會出現皮膚疼痛、皮溫升高、彌漫性腫脹,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有生命危險。第2類原因是藥物副作用,可引起腫脹的藥物包括抗抑郁藥、避孕藥等含雌激素的藥物、含有雄激素的藥物、用于高血壓的鈣通道阻滞劑、類固醇等。

崴腳後踝關節不消腫活動受限(踝關節腫脹别大意)4

導緻踝關節腫脹的第3個原因是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會由于瓣膜故障,使部分血液發生回流,淤積在小腿和腳踝;第4個原因是深靜脈血栓,回流心髒的血液受阻,在患肢淤積,造成腳踝水腫。第5個原因是懷孕,通常發生在妊娠晚期,會影響到踝、腳、腿、臉、手,這類腫脹,如果是輕度的,通常不用緊張,但是,如果手和臉出現突然腫脹,就要警惕先兆子痫。先兆子痫是引起腳踝腫脹的第6個原因,特征是出現高血壓、蛋白尿、頭痛、視力改變、體重增加、水腫,這種情況需要緊急處理,否則會危及母嬰安全。

崴腳後踝關節不消腫活動受限(踝關節腫脹别大意)5

踝關節腫脹發生的第7個因素是淋巴水腫,是由于淋巴循環障礙引起的局部腫脹,影響範圍可涉及到手臂或腿部的軟組織,也包括腳踝。淋巴水腫可由感染、癌症、手術切除淋巴、遺傳疾病等引起,往往會對淋巴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崴腳後踝關節不消腫活動受限(踝關節腫脹别大意)6

踝關節腫脹的第8個因素是心力衰竭,心髒的收縮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的時候,靜脈的回心血流不能充分排出心髒,靜脈血液淤積,動脈系統灌注不足,引起心力衰竭,導緻組織的液體積聚,此時腳踝就會有腫脹。第9個因素是慢性腎病,在腎髒功能受損時,水分不能順利排出,潴留體内導緻水腫,腳踝會出現腫脹。第10個因素是肝病,出現白蛋白水平的降低,會導緻腿部、腳踝、腹部液體積聚,腳踝也會出現腫脹。從這些病因分析可以看出,腳踝腫脹可不是崴腳那麼簡單,即使是崴腳引起腫脹,也不可大意,應該仔細觀察腫脹的伴随症狀,出現異常時要及時就醫确診并治療。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測查、快報、細節、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内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鍊及轉載,否則将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春季養生正當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