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沒便意幾天不排便

沒便意幾天不排便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0 08:45:21

隻有便秘的人才知道,便秘這個信号到底有多重要。

在門診上,經常會有患者向我們傾訴:

經常性的連續好多天沒有便意,好不容易有便意了,但它就像是乍現的靈感,抓不住就意味着還要繼續等待好幾天,迎來下一波的排便折磨。

3~5天沒便意很常見,5~10天沒意外,10天以上沒便意竟也是泛泛可陳。

明明自己按時吃飯,每一頓都沒落下,為什麼身體吃進去那麼多的食物竟然都不想排出去?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沒有便意,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

衆所周知,我們日常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就是形成大便的原材料。

我們身體的消化系統就像是一座高效運轉的工廠,它一開始的消化模式是這樣的:

食物由嘴巴進行咀嚼後→沿着食管進入到胃部→再經由胃部和小腸消化大部分的食物→被消化的食物殘渣進入結腸,再被結腸吸收水分之後,會由結腸運動推進直腸中。

觸發排便的神經反射後,會将排便的請求上傳至大腦,再由大腦決定要不要排便。

沒便意幾天不排便(好幾天沒排便根本沒便意)1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便意。

如果需要排便,大腦會安排腹肌、直腸肌、内外括約肌等使勁,将大便排出體外。

排便這個行為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是體内各個組織共同協作的成果。

因此,便意缺乏的便秘患者還很容易出現以下症狀:

沒便意幾天不排便(好幾天沒排便根本沒便意)2

長時間沒有便意,就意味着排便過程中的這幾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2、結腸運輸緩慢

結腸運動會将大便從結腸運往直腸。

一般而言,正常人将大便從結腸運往直腸的過程隻需要1天的時間。

而便秘的患者,因為結腸運動緩慢,這個過程可能需要2~3天,甚至更長時間。

這個時間差與快遞類比,甚至堪比順豐和韻達。有些便便在路上時,就已經慢别人好久了!“到貨”更晚,自然就不奇怪了。

沒便意幾天不排便(好幾天沒排便根本沒便意)3

而造成結腸蠕動緩慢往往是多種原因,比如:日常飲食中,蔬菜水果吃得太少,導緻膳食纖維不足;腸道菌群紊亂等。

不可忽視的是還存在一些病理及藥物刺激因素,比如:平滑肌結構異常、服用三環類抗抑郁藥、服用阿片類藥物等,可能會造成結腸動力不足,運輸緩慢。

3、直腸敏感性低

根據直腸在排便過程中的定位,直腸往往更像是一個儲存大便的地方。

大便通過結腸運動被送往直腸儲存,儲存在直腸内的大便達到“直腸感應阈值”的時候,直腸神經就會産生想排便的欲望,這就是“便意”的由來。

我們甚至可以把“直腸感應阈值”想象成一個警戒線,超過了這個警戒線,直腸才會向大腦提出排便請求。

沒便意幾天不排便(好幾天沒排便根本沒便意)4

但如果這個“警戒線”設置得太高,或者便便的量本來就很小,就會導緻很久都難以達到這個排便“警戒線”,自然也就沒有便意了。

直腸感應阈值高、進食量小就是導緻便秘的常見原因之一。

這兩種情況分别在濫用瀉劑以及節食減肥人士身上較為常見。

4、排便反射異常

按照正常的排便流程,大便在直腸内到達“警戒線”後,先是會觸發直腸神經反應,再由直腸神經向大腦發出排便請求。

這個時候,如果大腦被别的事情所幹擾,就往往會忽略了直腸神經的排便請求。得不到同一排放的便便就會堆積在直腸内部,然後再被送回結腸,繼續被結腸吸收水分。

幾次三番下來,被經常放鴿子的直腸神經也開始鬧脾氣,就算有“排便欲望”也不想傳達給大腦。

沒便意幾天不排便(好幾天沒排便根本沒便意)5

“便意”就這樣失蹤了。

沒有便意,大腦就不能發出同意排便的指令,排便行為自然就不能進行。

沒有便意,可以試試這樣做

1、一般治療

(1)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加快食物通過胃腸道,減少吸收,在大腸中吸收水分軟化大便,對緩解慢傳輸型便秘有不錯的效果。

沒便意幾天不排便(好幾天沒排便根本沒便意)6

圖:便秘真實世界研究

除此之外,膳食纖維一定要吃足量。

世界衛生組織曾建議,一名成年人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入量應該為25g~30g。而對于便秘星人而言,每天攝入的膳食纖維含量無疑要高于這個标準。

也就是說,每人每天大約要吃到超過一斤(500g)的蔬菜,才算及格。三口之家,每天大約需要買1kg~1.5kg的蔬菜,并分配到一日三餐當中去。

(2)多運動

每周可以進行不少于150分鐘的運動(如慢跑、遊泳、太極拳等)。

沒便意幾天不排便(好幾天沒排便根本沒便意)7

運動不僅會讓腸道蠕動加快,還會讓人的排便肌群(腹肌、内外括約肌)變得有力,能夠更好地完成排便。

(3)養成固定時間排便的好習慣

除此之外,還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正确認識便秘帶來的後果,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也不要因為沒有便意而懈怠排便,消極排便。

沒有便意的便秘患者他們的排便時間往往會很随機:

有便意了去廁所試試,沒便意就不排。

無規律的排便就是對便秘病情的放任。

固定時間排便不僅有助于排便習慣養成,更有利于身體排便反射的正常化。

每天早晨7:00~9:00或者飯後這兩個時間段是結腸蠕動的活躍時間,可以在這兩個時間段進行嘗試排便,即使沒有便意也應該去廁所試一試。

2、藥物治療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用到滲透型瀉劑(如:聚乙二醇)、容積型瀉劑(如:小麥纖維素)或是一些促動力劑(如:普蘆卡必利)、以及用于調節腸道菌群、增加腸動力的微生物制劑(如:益生菌)等。

當然,具體的用藥選擇還需根據患者的病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沒便意幾天不排便(好幾天沒排便根本沒便意)8

部分便秘患者如正規内科治療效果不佳,與專科醫師讨論後尚可行手術治療,但不應作為一線選擇。

3、精神心理治療

患者的情緒也會對胃腸道的感覺、運動和分泌功能造成影響,導緻結腸運輸時間延長,難以出現便意。

自身的因素、社會的因素、家庭環境的因素都是負面情緒源源不斷的來源。

再加上長時間缺乏便意、治療過程不順利、家人朋友不理解等因素都會讓患者變得焦慮不安,嚴重情況下甚至會産生抑郁情緒。

對于這類患者,除了吃調節情緒的藥物以外,需要結合心理治療,通過對話打開患者的心結。

不良的情緒有了一個出口之後,患者的狀态通常會有所好轉。

最後還是要強調:

導緻便意缺乏的原因存在差異性,不建議患者在不明确自身病因的情況下自行用藥,具體問題還需具體分析。

參考文獻:

[1] 方秀才,劉寶華,《慢性便秘》

[2] 葉國富,藥源性便秘的診斷與治療,2013

[3] 中國慢性便秘專家共識意見,201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