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喝水就有尿的人和喝水多沒尿的人,誰的身體更健康呢,其實想分析這個問題并不簡單,甚至會非常的複雜,首先要了解,從喝水到排尿的時間問題,也就是從喝水變成尿液,再到排出身體的速度,第2個是有關于腎功能。
01
人體所喝的水多久會變成尿液呢?
事實上我們身體喝的水就像食物一樣,水先通過食道進入胃部,然後被消化系統吸收并進入血液,血液将水分運輸到需要的器官,而其餘的水分進入腎髒,腎髒中的組織腎小球會攔截水分以及代謝水分,形成原尿。
原尿不會直接流入膀胱,而是在腎髒處被腎小管重吸收,濃縮部分水分和有效營養物質,被重吸收,最終形成尿液,被輸送至膀胱内,當膀胱積聚足夠的尿液時,會通過尿管和尿道排出體外!
正常情況下來說水産生尿液大約需要30~45分鐘,但是這個時間段并不是固定的,這個過程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身體的脫水程度,溫度,情緒運動量等,根據相關調查水變成尿液,最快需要6~8分鐘,最慢則需要120分鐘。
而且即使尿液形成之後也會先儲存在膀胱中,而排尿的快慢取決于膀胱容量的大小,生活當中我們會發現,有些朋友喝完水馬上會有尿意,而有些朋友隔很長一段時間卻沒有尿意。
其實從科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的話,這兩個條件之間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畢竟每個人的膀胱儲存量,出汗量,排尿習慣等都是不一樣的,是不可一概而論的。
一喝水就想小便,并不意味着腎髒或泌尿系統有問題,可能與膀胱内儲尿量,膀胱容量,神經系統功能異常等因素有關。
但大家需要真正警惕的是,尿頻,尿急,尿痛,小便不全等症狀可能與疾病有關,此外腎病的初步判斷,不僅要考慮排尿頻率,還要考慮尿液狀态以及實際飲水量。
如果在正常溫度和正常飲水條件下,小便比較頻繁,特别是夜尿頻繁,血尿,尿液表面有泡沫,可能是腎髒疾病來臨的信号。
02
尿多是腎不好嗎?
其實尿量是“多變的”,比如說自己若處于炎熱的天氣當中大量出汗,那麼尿液自然會減少,如果喝太多水,那麼尿量會增加。
而且“腎不好”的更多表現恰恰是尿少,當尿液太少無法滿足人體需求時,驗血會顯示腎功能異常,如果尿液量繼續下降,甚至可能出現尿毒症。
當然了,的确有一些疾病會導緻尿液增多,但不一定是腎髒本身的疾病,比如高尿酸,糖尿病等代謝疾病,惡性腫瘤,尿道炎等生殖器官級表。
但需要注意的是腎髒疾病也是導緻尿量過多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明原因長期出現多尿症,必須及時檢查腎髒,由于人體腎髒是尿液形成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器官,當腎髒出現疾病患者尿尿很容易出現變化。
03
尿多是什麼問題呢?
1、尿路感染
當患者出現尿頻,尿液增多,可能是由尿道細菌感染引起的,特别是廣大的女性朋友,由于生殖器與尿道離得很近,處于肛門附近容易被細菌感染,此外女性生殖器分泌物也容易導緻細菌的出現,容易出現尿路感染,導緻多尿,尿頻。
2、炎症的刺激
部分患者出現尿道炎,急性膀胱炎,腎炎等疾病,容易出現尿液量增多,尿頻的情況,由于體内炎症的原因,炎症對身體造成刺激,那麼會有更多的尿液排出體外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之為尿路刺激。
3、飲水量增加
正常生理條件下,大量喝水的患者容易導緻身體内部水分增多,從而容易導緻排尿次數增多,在病理情況下進行分析,一些糖尿病患者或者是尿崩症患者,喝水量過多會導緻尿量增多的情況。
4、膀胱容量減少
由于膀胱疾病,膀胱容量減少,此時會有大量的尿液,通常發生于妊娠期的女性或者是子宮脫垂和壓迫的情況下。
04
一喝水就有尿的人和喝水多沒尿的人,哪一種人的身體健康?
喝水後出現小便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對于喝水後立即産生尿液的人來說,也是身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特别是經常喝水的人,尿液排洩也會增加。
如果自己在短暫的時間内多次喝水,可能會覺得喝水後排尿次數增加,這是身體循環以及新陳代謝的正常表現。
在臨床上可引起尿量減少的疾病很多,比如尿路阻塞,腎功能下降,病理性尿量減少,分為少尿和無尿。
如果24小時尿量小于400毫升就是少尿,突然出現少尿,可能是急性腎功能衰竭,24小時尿量少于100毫升是無尿持續性無尿可能是尿毒症。
所以說綜合上述問題,可以判斷出一喝水就排尿的人要比喝很多水不排尿的人身體更加健康,如果突然喝了很多水卻沒有小便的沖動,而且身體伴随着其他不适之症,最好及時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