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會的進步,人權主義也時不時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男女平等”“男權女權主義”等等字眼也慢慢出現了。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們生活的腳下這片土地上,曾經也有過以女性為主導地位的社會(簡單來說就是女性說了算)。今天我們一起看看這是怎麼産生的。
母系氏族公社
在原始社會時古人們便以血緣關系結成了親族集團——叫做氏族。而這當中最先的便是母系氏族,在這個時期中女性在氏族公社當中占據着主導地位;一個母系氏族公社有着一個共同的女祖先。但是由于全部氏族成員隻能确認各自的親生母親,所以成年以後的婦女便一代代地成為确定本氏族班輩世系的主體。
成年的男子則會分散到其他的一些氏族去尋找配偶實行群婚。每個氏族公社内部都存在着按照性别和年齡的不穩定分工。身體強壯的青年男子擔任打獵、捕魚和保護集體安全等等一些需要大體力的活動,采集食物、看守領地、燒烤食物、縫制衣物、照顧老弱病殘等等繁瑣事務便落在了婦女肩上。她們是氏族公社原始共産制經濟的主持者,對确定氏族的血親關系起着主導作用。這個時期經曆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在全盛時期普遍形成了人口較多、規模較大的長期定居的村落部族。
母系氏族公社村落
母系氏族公社是中國曆史進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在仰韶文化遺址可以體現出來,它清晰地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面貌。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省西部、陝西省中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帶。它的分布非常廣闊,南至漢水中上遊,北達河套地區,西及甘肅内的渭河上遊,東到山東省。這些地方至今都還分散着母系氏族時期的許多村落遺址,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地區的有着村落分布十分密集。
仰韶文化遺址
婦女在氏族中的地位非常地高,有些地方發現了以女性為主要地位的埋葬習俗。陝西省華縣元君廟和華陰橫陣村,還發現了很多母系氏族的遷移合葬墓。這一發現更是進一步地證明了當時社會中婦女的重要地位。在人死後,應該是先把屍體進行臨時的處理,以保證不那麼快腐爛發臭,然後遇到母系氏族中某個地位很高的婦女死亡後就直接把她的屍體仰卧在葬坑的主要位置上,同時還将和她同氏族的早死者的屍骨遷移過來再排在一起,同墓合葬。這種以婦女為中心的葬俗,體現了女性在氏族中占有重要地位。還有從半坡遺址和陝西省臨潼縣姜寨遺址墓葬的随葬品可以推測出,女性一般比男性多,這也說明了當時婦女社會地位很高。
甕棺群
随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注重精神上的滿足。所以,在一些領域和話題上難免會出現争議和矛盾,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能激化矛盾,而是要尋找解決辦法,一味地取代和掩蓋并不是好辦法。
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喜歡的話點個贊呗!男同胞們趕緊艾特你的另一半看看,女性朋友們轉發起來啊!下期我們講講父系氏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