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走進摩卡的美食世界,大家好,我是摩卡,中國人曆來有食用動物内髒的習慣,但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各個地區喜食的内髒部位也是不盡相同,如豬腰、豬肝在全國各地都是極受歡迎,肺、小腸等就因地區而異,有的地區很喜歡,有的地區卻是吃不慣。筆者的老家是一個特别喜歡吃動物内髒燒烤的地方,從家畜到家禽,内髒永遠是最暢銷的,那今天介紹的就是—豬小腸。
說起豬小腸(以下統稱小腸),想必大家也是非常熟悉,每年家裡都會灌香腸,用到的就是小腸了,在筆者目前工作的地方因為沒有食用小腸的習慣,僅在家裡灌香腸時才會使用,所以小腸的價格是非常便宜,但在筆者的老家就非常貴,也是體現出了不同地區飲食的差異性。
爆炒小腸
豬大腸現已成為全國性的美食,幹煸、紅燒、鹵制都是幾種較為經典的做法,想必走到絕大多數面館,都會有肥腸面、粉吧?這可能得益于大腸的質地易嚼,适合各種做法和各種人群。小腸則完全不同,不同的烹制方式會産生完全不同的口感,爆炒小腸的脆嫩、鹵制小腸的軟面、烤小腸的筋道,可以說是各具特色,回味無窮。
套腸
小腸的處理方法和不同的烹制方式決定了這種食材在味蕾上的呈現結果,先從清洗開始說,不少人在這一步就已經失敗了,畢竟帶有便便臭味的東西是根本不會好吃的。
鹵小腸
那麼我們先說小腸的清洗,在市場選購時我們要選購色澤粉紅的小腸,如發黃發白的一律不要購買,買回來的小腸去除上面的肥油,适當保留一點會增添香味且口感不幹,清洗小腸表面污漬後用筷子将小腸翻面,翻面後的小腸充滿了排洩物和粘液,我們首先洗淨排洩物,最關鍵的一步來了,在小腸裡加入足量的食鹽、适量白醋、面粉(和小腸攪拌後為糊狀适宜),用手反複搓揉,洗淨後如還有粘液則重複該步驟,直至粘液完全洗淨,小腸本身不含血液,腥臭味幾乎都在粘液裡,用這個方法能最大程度去除粘液。
購買時應選擇這種色澤紅潤的小腸
洗淨後的小腸我們就可以根據不同的烹饪方式來再次處理,切段、打結、套腸等等,爆炒小腸需要對火候掌握得很好,否則炒出來的小腸又綿又韌,根本嚼不動,做成腸節子則須調制鹵水,也很麻煩,這裡教大家一種簡單而又美味的制作方式—烤小腸。
串燒烤小腸
提前準備燒烤料(辣椒面、花椒、鹽、味精、孜然粉)、姜蒜水、菜油,小腸在清洗時保留适量肥油,翻面洗淨後再翻回到有肥油的那一面,切成30cm左右的段(小腸受熱收縮嚴重,烤出來隻有10多cm了),将提前拌好的燒烤料均勻抹在上面,刷上姜蒜水,再翻回另一面,擠出空氣将兩端用繩子系緊,刷上油就可以開始在炭火上烤了,中火烤制表皮焦黃即可。
腸節子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1、烤之前如不将腸内空氣排出,則小腸受熱會鼓脹嚴重,甚至爆開;2、小腸表面不刷油則會很快焦黑且受熱不均勻;3、這樣烤的小腸不要切,直接拿着用嘴撕扯更有感覺,但是需要靜置片刻,否則裡面的油溫度很高,容易燙嘴。
傳統的網燒炭火烤小腸
烤好的小腸香氣四溢,滋滋冒油,一口咬下去,酥脆的表皮下面是極具韌性的質地,同時油香在嘴裡爆開,混合着自制烤料的味道,大概也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手與牙的對抗,撕扯間擠壓出的油脂沾滿臉頰,伴随着歡聲笑語,這也是山區人民圍坐在篝火旁閑聊、喝酒、吃燒烤的真實寫照。
韓國烤小腸
對于熱愛燒烤的山區人民,炭火燒烤永遠是最正宗的,不過現在很多家庭沒有使用炭火,也可以使用烤箱、電烤爐等烤制,朋友們可以在家裡試一下,想必不會失望,當然,各位朋友有更好的烹饪方法也可以在評論區分享。
本期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是摩卡,帶你領略奇珍異食,為你的胃打開新世界,喜歡的朋友關注不走丢,我們下期見!
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