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化療和手術是治療癌症的3大手段,以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長患者生存期。放療是利用放射線殺死癌細胞,降低複發和轉移風險,增強手術或化療效果。不過,放療的同時也會讓身體承受着副作用,放療後最多能活多少天也成為了衆多患者所關心的話題,不妨從以下找出答案。
問題一:放療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
1、消化道不适
放療可損害胃腸道,導緻胃腸功能紊亂,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和厭食等,期間應采取少量多餐原則,把食物制作的清淡、軟爛些;必要時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B6能緩解惡心嘔吐。
2、發熱
放療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害正常細胞,降低抵抗力和免疫力,緻病菌會趁虛而入,從而導緻感染,發熱是其典型症狀。
3、脫發
放療可殺死增殖速度較快的細胞,其中包括毛囊細胞,所以放療後易出現脫發。
放療後患者能活多長時間無法一概而論,有些患者可能僅存活1~2年,有的患者能存活5年以上。
問題二:放療對哪些腫瘤用處不大?1、低放射敏感性腫瘤
在所有腫瘤中低放射敏感性腫瘤占1/3,比如恒溫肌肉瘤、纖維肉瘤以及骨肉瘤等,通過單純的放療效果不是很理想。
2、乏氧細胞
腫瘤細胞處于氧合狀态時才能接受放射治療。然而,有些腫瘤腫塊中細胞氧含量非常低,對放射線敏感性也差。
3、非增殖期細胞
部分腫瘤細胞處于非增殖期,占到整個腫瘤塊的20%~50%,此類腫瘤細胞對放射線敏感性低。
問題三:放療對哪些腫瘤效果好?一般腫瘤分化越差,生長速度越快,對放射線就越敏感,比如惡性淋巴瘤、視網膜母細胞瘤以及生殖細胞瘤,還有腎膜細胞瘤等,放療在治療過程中起着一定的優勢。
另外,皮膚癌、甲狀腺癌以及子宮頸癌,還有乳腺癌和喉癌等對放射線也非常敏感,治療效果比較理想。
問題四:不同部位放療後如何護理?1、皮膚
放療後易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損傷,包括皮膚有紅斑、瘙癢和色素沉着等。期間多觀察皮膚變化,保持皮膚清潔和幹燥,避免用熱水燙洗,不能用手抓撓;穿寬松和純棉材質的衣服,避免皮膚受到刺激。
2、腸炎
盆腔腫瘤或下腹部腫瘤放療時易導緻腸炎。期間除了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外,還需做好飲食護理,由流質飲食過渡到半流質和普通飲食,給腸道适應的時間。
3、胸部腫瘤
胸部腫瘤放療時易導緻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和食欲不振等,期間勤監測體溫,合理補充水分,若體溫達到38.5℃還需暫停放療;一星期檢查1~2次血象,必要時需打升白針;放療期間注意身體保暖,積極防治感冒,一旦出現肺炎應及時大劑量用抗菌素和激素,避免病情惡化。
4、頭頸部腫瘤
頭頸部腫瘤接受放療時可損害唾液腺和口腔,導緻味覺減退或喪失、口腔炎症或潰瘍等。期間應合理搭配飲食,提供足夠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防止營養不良。
溫馨提示
并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能接受放療,具體還需咨詢專業醫生,保證利大于弊時才能接受放療。另外,放療期間應做好生活調理,尤其是在飲食、運動和作息等多方面,盡最大程度減少放療帶來的損害。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