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夏朝曆代皇帝順序

夏朝曆代皇帝順序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12:19:32
導讀

現今的世界上,唯一沒有文化中斷,且綿延曆史五千年的國家,當屬中國。

約公元前1978年,大禹王的兒子啟,結束了原始社會帝王禅讓的制度,開啟了帝王家庭世襲制。夏啟王在位39年,約78歲駕崩。在中國的曆史上,他是國家君主世襲制的開山鼻祖,但是啟王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卻有兩種說法。看我一一道來。

夏朝曆代皇帝順序(帝位世襲制的開山鼻祖)1

啟王身世

正史:啟王的父親是大禹王,母親是塗山國的一位女子。屈原在《天問》中記載“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與塗山氏相遇于台桑,懷孕的塗山氏女生下了啟”。

這是正史,下面還有神話傳說。

神話:上古舜帝派禹王治水,一次天過正午,他的妻子塗山氏還不見禹王回來,于是就去山上送飯。

可是到了山上沒有找到禹王,卻見到一隻巨熊在撕扯山石,吓得塗山氏大叫一聲,轉身往回跑,此時巨熊也聽到了聲音,轉身就奔塗山氏,而塗山氏已經吓得暈倒,再看巨熊過來把塗山氏抱在懷裡大聲呼喚她的名字,卻沒有回音。原來巨熊是禹王變化的,在開挖河道。由于事發突然,禹王也忘了恢複原身。

禹王抱着妻子大哭了起來,哭着哭着懷裡的塗山氏變成了一塊人形大小的石頭,而此時禹王也想到了妻子已經懷孕,心裡更是難過,突然石頭慢慢開裂,從裡面走出個小男孩兒,這就是啟,夏朝的第二位君主。

夏朝曆代皇帝順序(帝位世襲制的開山鼻祖)2

王位之謎

1、《竹書紀年》裡的記載,曰:“益幹啟位,啟殺之。”這裡的益既是伯益,也是秦帝國,赢姓的始祖。啟既是啟王。

伯益在大禹王治水時,立下了很多功勞,于是禹王逝前就把王位的繼承權傳給了伯益。

而此時的啟并不認可伯益來做王位的繼承人,于是發動了叛亂,攻擊伯益。但是也遭到了伯益的猛烈還擊,使得啟一度處于劣勢,甚至還遭到伯益的囚禁。但是,畢竟大禹王經營那麼多年,夏後氏的人脈根基深厚、實力更強,于是夏後氏的擁護者,發動了對伯益的戰争,伯益終因寡不敵衆被殺,啟得到了王位的繼承權,于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真正的王朝-夏成立了。

2、《史記》裡的記載,曰:“益讓帝禹之子啟,而辟居箕山之陽。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後帝啟。”

意思是說,禹王逝後,将王位繼承權給了伯益,因為伯益輔佐禹王的時間短,天下人心都不順服,故,伯益又把王位讓給了啟,而啟是一位賢德之人,又是禹王的兒子,所以各路諸侯們都離開伯益,去朝拜啟,于是啟就登上了天子之位,這就是夏後帝啟。

那麼以上這兩種說法哪個是真正的史實呢?我文後會有交代,但是啟王繼位後,天下并不太平,還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平叛戰争,史書上稱為甘之戰。

夏朝曆代皇帝順序(帝位世襲制的開山鼻祖)3

甘之戰

啟通過戰争,奪得王位後,為了争取更多人的支持,于是在今河南禹縣舉行盟會,來确立自己的統治,這就是文獻記載中的夏啟有鈞台之享。

但是這次盟會,也遭到了幾個部落的不滿,其中有個部落叫有扈氏,公然反對,使啟十分震怒,于是率軍在甘地與有扈氏大戰,此戰将有扈氏滅了國,天下諸侯自此都來臣服,朝賀,再無戰争。

結語

《竹書紀年》說啟是通過戰争,殺死伯益奪得了王位。而《史記》是說伯益禅讓王位于啟。究竟哪一種說法是真的呢?

我想,《竹書紀年》裡的說法更真實,更符合人性。因為人性都是自私的,不要說是在那個蠻荒的上古時代,就是現代人,不也是把權力的追求奉為最高理想嗎?所以啟是通過戰争的形式,奪得王位是可信的。

那麼關于《史記》的記載禅讓,可信度似乎就不高了,有朋友會問,那《史記》是編造的了,這到不是,但畢竟在西漢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司馬遷在寫《史記》時,是要遍查史書資料的,也許由于秦始皇的焚書,導緻大量的典籍毀于大火,無法證明啟是如何登臨王位,而憑主觀或慣例所寫。

但是,無論如何,啟都是一位重德修賢的聖明君主,他結束了王位禅讓制,走向了世襲制,開創了華夏四千年的世襲先河,從夏朝的建立開始,中國曆史上就有了“家天下”的說法。

關于啟是如何登上王位的,你更信服哪種史實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參考資料 《竹書紀年》《史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