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營養又美味,也是餐桌上備受人們青睐的食材。但竹筍也不是人人都可食用,以下幾類人群就不宜過量吃竹筍。
發育期兒童、尿道結石患者
竹筍中含有大量較難消化的纖維素以及草酸,草酸會和鈣、鐵、鋅等礦物質形成難以溶解吸收的複合物。如吃太多竹筍,容易缺鈣缺鋅。缺鈣易患軟骨病;缺鋅可能造成生長發育緩慢。而且草酸很容易與人體内的鈣相結合,形成結石。
老年人、肝硬化及消化道疾病患者
竹筍作為食物,比較難消化,因此食用後會加重腸胃負擔,可能引起胃出血及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消化能力脆弱的老年人盡量要少吃,肝硬化患者更要注意。患消化道疾病的患者,食竹筍後易産生消化不良、胃腹脹、反酸嗳氣等不适情況,過量食用可能出現嘔血、黑便等并發症。
過敏體質
此類人群應提防竹筍過敏,如有過敏症狀,應忌吃,因為竹筍會加重過敏症狀。
服阿司匹林患者
因為阿司匹林對胃腸道有所刺激,容易造成胃黏膜損傷,如果吃太多難消化的竹筍會加重症狀。
而且,多數竹筍含有氰甙,過量食用會危害健康。那麼如何減少這種危害呢?可以通過煮沸、罐裝、浸泡、幹燥和發酵等方法消除竹筍中所含的有害物質。因此吃曬幹或者罐頭裝的竹筍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切筍時,可用手指用力敲一敲,敲不動的部位最好不要食用。烹饪時,要切得小一些、細一些,焖、煮、蒸、炖得久一些。
燒筍之前最好用開水焯一遍,去掉部分草酸;吃筍時要細嚼慢咽,如果覺得太老咬不爛,最好不要吞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