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南不管你是流連于古鎮,還是徜徉在老街,經常會發現一些建築的門楣上寫着「xx傳芳」「xx衍派」的字樣。
這些門楣顯然不是随意使用或者僅是建築裝飾,但要問這究竟有什麼講究,别說是外地人不解其意,就算是閩南人也未必知曉。
「堂号」是家族門戶的代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它産生的宗旨大緻有三:一是彰揚祖先的功業道德,二是顯示家族宗親的特點,三是訓誡子弟繼承發揚先祖之餘烈。
由于曆史文化習俗的影響,人們在談到和自己同姓氏的曆史名人時,往往流露出一種尊崇、自豪之情。而不管是「衍派」還是「傳芳」都是一種姓氏「堂号」。
「衍派」和「傳芳」的區别在于:
「衍派」是姓氏的發源或淵源,指明家族是從哪裡繁衍而來的,是閩南人對自己祖脈源流的探尋和追溯。
它與曆史上中原和北方居民大量南遷密切相關。
如經常出現在門楣上的「隴西衍派」、「太原衍派」、「濟陽衍派」……這些堂号與中原地名相關,也正說明如今閩南主體居民是來自中原地區的移民。
而早期移民聚落成村,散布閩南大地。他們往往以地域和血緣為基礎,形成一定的家族性。所以在閩南,常見同一個姓氏,居住在同一個村莊,當然他們也源自于相同的衍派。
「傳芳」則指姓氏中某個典型人物的德操、風範,或其足以垂範于後世的行為準則及赫赫聲望。
以閩南大姓林姓為例。林姓的門楣是「九牧傳芳」。
相傳,唐朝林姓十六世披公,尊儒重教,一門書香。
林披公有九個兒子,在他的諄諄教誨下,先後都高中進士,并陸續官居刺史。按當時民間對官員的稱謂,刺史被尊稱為「牧」。因而林披公教子有方、一門九牧的佳話傳遍神州。
閩南林姓族人以此為榮,不僅記載進族譜,還銘刻「九牧傳芳」四個字于門楣,表示對家庭教育的重視與傳承。
由于傳芳相對于衍派而言更具有地域性,所以,各地的傳芳不盡相同,即使相同的衍派也有不一樣的傳芳。
在閩南門楣上寫着「颍川」的,基本都可以推斷出他們是陳姓。
陳姓是舜帝之後,是中國一大古老姓氏。
傳到周朝,獲封于陳地,就以國名作為自己的姓。傳到12代陳憲時,因為要避難就逃到齊國,改姓了田。
陳憲的子孫世任齊國的大夫、卿、相,到陳憲的第10世孫田和,奪取了姜姓齊國政權,建立了田氏齊國,曆史上稱「以田代齊」。
第18世孫田建時,被秦國所滅,田建的三個兒子遷至颍川,恢複陳姓。
自此以後,落地生根,發展成名門望族,陳姓便以颍川作為發祥地。以「颍川衍派」作為郡望,立為堂号。
陳姓之所以能在閩南成為大姓是因為陳姓是一個比較早入閩的姓氏。
早在唐朝的初年,唐王朝就派陳政、陳光元帶兵入閩,平定閩亂,分鎮閩粵之地,陳光元就成為「開漳聖王」,子孫繁衍很多。以後還有陳姓各個分支也紛紛入閩,成為閩南的一大姓。
而陳姓主要有三大支,每支在标明自己是「颍川衍派」的同時标明自己是「某某傳芳」,以有别于其他支派。
而這三大支派有三個「傳芳」,即「南院傳芳」、「碧石傳芳」和「飛錢傳芳」,每個傳芳都有一個生動而有趣的故事。
盡管從全國範圍來看,閩南地區是保留這類「堂号」文化最濃郁的地方,但是今天當一座座商品房拔地而起,跟随古厝建築一起漸漸消失的還有門楣上的這些祖先淵源。
現在鮮少有年輕人能夠說出那些被镌刻在門楣上,關于姓氏的故事,這是一種遺憾,而陳飛閩南學堂專注于閩南文化的傳播與教育,我們正在為了彌補這種遺憾而努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