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轼的生平簡介

蘇轼的生平簡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1:23:38

蘇轼的生平簡介?蘇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東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稱蘇仙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間進士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蘇轼的生平簡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蘇轼的生平簡介(關于蘇轼的簡介)1

蘇轼的生平簡介

蘇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東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稱蘇仙。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間進士。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蘇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後。

嘉祐元年(1056年),蘇轼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

嘉祐六年(1061年),蘇轼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熙甯四年(1071年)蘇轼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憤怒,讓禦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說蘇轼的過失。蘇轼于是請求出京任職:熙甯四年至熙甯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甯七年秋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甯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豐二年四月調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元豐二年(1079年),蘇轼四十三歲,調任湖州知州。這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轼上任才三個月,就被禦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

出獄以後,蘇轼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于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

1084年(元豐七年),蘇轼離開黃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後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轼複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

元祐四年(1089年),蘇轼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

紹聖四年(1097年),年已62歲的蘇轼被一葉孤舟送到了徼邊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今海南儋縣)。

徽宗即位後,蘇轼被調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複任朝奉郎,北歸途中,于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屬江蘇)。葬于汝州郏城縣(今河南郏縣),享年六十五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