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白話不是粵語
白話的意思是:大白話、直白易懂的話、非官話。粵語經常說“講白話咯”,意思就是“說得直白點吧”。
比如你們兩人是講粵語的,但對方用普通話跟你說話,不易懂,或者直接就不懂,你就可以說“講白話咯”,意思就約等于“說粵語吧”。這是影視劇中常見的情況,也是造成很多人誤以為“白話”就是粵語的原因。
如果上面這種情況換成兩個潮汕人,也可以有一方跟對方說:“呾白話吶”,那意思就約等于“說潮汕話吧”。
另一種情況是:你們兩人是同一種母語,但是對方說話像孔子的陰囊一樣文绉绉的,或者婉約含蓄,你聽不明白,此時你也可以叫他說白話。
潮州話不是有句諺語叫“老醜呾白話”,意思正扣中這兩種意思:潮劇中的醜角向來不講“官話”,也不婉約含蓄,讓人聽得明明白白,這就是「白話」
貳、白話與白話文
白話相對的就是文言,白話文相對的就是文言文。它的産生正是因為有了文言才有白話。
古人用竹簡寫書,因為竹簡制作成本高,為了節省,古人就制定了一套寫書的規則,什麼倒裝啦、省略啦、合音合字啦……這就成了文言文。
猶記得中學的一篇文言文《史記·陳涉世家》中的一句:等死,死國可乎?
這這這,怎麼翻譯?喪心病狂。
那時還以為古人說話就那樣的。
并不是哦。
有了文言文、文言之後,人們平時講的話就成了白話,用白話寫的文章就是白話文。白話文就是:話怎麼說,字就怎麼寫。
所以,各個時代各個方言區有各自的白話文——用粵語寫文章就是廣白,用閩南語寫就是閩白,這些方言白話文統稱為“土白”;用北京話來寫就是京白,也就是官方白話文,一般說“白話文”指的就是官方白話文。後來我們的官方語言是普通話,用普通話寫的文章就是官方白話文了。
白話文也不是什麼特殊的文章,《西遊記》是他那個時代的白話文,我這篇文章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白話文。
叁、窺見古人說話
那古人怎麼說話的?我們根據白話文可窺見一斑。比如我最喜歡的白話文小說《西遊記》,就可以窺見吳承恩先生他那個時代、那個地方的人的說話方式。
白話文的産生主要得益于造紙術的發達,但即使昂貴的竹簡換成了相對便宜的紙張,主流還是用文言文的方式書寫的。直到胡适發起白話文運動之後才形成我們現在這樣的書寫方式。(不然,像我這麼正經的文章還有可能得用文言文的方式來寫。)
曾經還有人為了推崇文言文的簡潔、批判白話文和侮辱發起白話文運動的胡适,用胡适舉例說:胡适的老婆死了,他家裡人用白話文發來電報“你的老婆死了,趕快回家啊”,用了11個字。如果用文言文,隻要“妻喪速歸”4個字即可。省了2/3電報費。
不管怎樣,白話文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那些反對者成為了曆史的絆腳石,那些譏諷者從诙諧有趣變成惡嘴毒舌、面目可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