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被稱為“亞聖”。遊曆于齊、宋、滕、魏、魯等諸國,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曆時二十多年,而沒有得到實行。
2.背景鍊接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将《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行文氣勢磅礴,感情充沛,雄辯滔滔,極富感染力,流傳後世,影響深遠。
3.重點字詞解釋:
1.天時:(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
2.地利:地理形勢。
3.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團結。
4.三裡(之)城:的。
5.七裡之(郭):外城。
6.(環)而攻之:圍。
7.(是)天時不如地利:這。
8.(池)非不深:護城河。
9.(兵革)非不堅利也:武器裝備。
10.(委)而(去)之:放棄。去:離開。
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以:憑。
12.(固)國:鞏固。
13.(威)天下:威懾。
14.寡助(之)(至):到。 至:極點。
15.親戚(畔)之:通“叛”,背叛。
16.天下(順)之:歸順。
17(以)天下之所順:憑借。
18.(故)君子有不戰:所以。
4.文本理解:
1、本文的中心論點?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從上文看,得“人和”的實質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順之” 。
4、本文主要采用的論證方法是舉例論證,對比論證。
5、“道”指什麼?“人和”指什麼?二者間的關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條件。而隻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戰就會取得勝利。 6、本篇主要是談戰争呢,還是談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談政治,是借戰争談政治。孟子借談戰争的取勝條件以闡明他的政治主張,他主張國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這樣才能“多助”,衆人才會歸順,而“天下順之”,“戰必勝矣”,國家才能治理好。
7、現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義,請結合你的生活,談談對“道”的理解。
(1)以國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國家間和平共處、互不侵犯;
(2)以國家内部而言,“道”指愛民,為老百姓着想;
(3)以個人而言,“道”指與人為善,仁義道德。
8、請寫出一句與“人和”有關的名言警句:
家和萬事興。
兄弟同心金不換,妯娌同心家不散。
衆人拾柴火焰高
團結就是力量
人心齊,泰山移。
《富貴不能淫》
1.文學常識
孟子,名轲,字子輿。戰國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注: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著)。孟子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宋朝朱熹把《孟子》《論語》《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針對景春所謂的“大丈夫”形象,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倡導儒家的仁義禮智。
3.重點字詞
衍(yǎn)丈夫之冠(guàn)淫(yín)
【通假字】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古今異義】
(1)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
古義:真正,确實
今義:誠實
(2)父命之
古義:教導,訓誨
今義:命令
(3)丈夫之冠也
古義:成年男子;
今義:女子的配偶
【一詞多義】
(1)戒
戒之曰(告誡)
必敬必戒(謹慎)
(2)之
往之女家(動詞,到)
妾婦之道(助詞,的)
與民由之(代詞,指正道)
【詞類活用】
(1)威武不能屈
使動用法,使……屈服。
(2)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形容詞使動用法;苦:使……痛苦;勞:使……勞累;餓:使……饑餓;空乏:使……受到貧困之苦。
4.重點内容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處世态度):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你怎樣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貧,威”這一大丈夫的标準?
富貴的時候不能被其迷惑,貧賤不能使其改變自己的道德修養,威逼利誘不能使其屈服。這樣才叫大丈夫。無論境遇如何,都不能改變個人的操守,一個人要有自己的處世态度與原則,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更應時刻注意。
2.對于孟子提出的“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這一主張你有怎樣的認識?
得志時與百姓同行,不得志時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即得志時要心懷百姓為民做主,做一個好官。不得志則要加強自我修養,決不能在道德修養上放低要求,力争做個好人。
3.請對比分析孟子所說的“妾婦之道”與“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前者為無原則的順從(幼從父,嫁從夫,夫死從子),如張儀等人,無原則的順從秦王的意思。而大丈夫則表示為“富,貧,威”是對仁義禮的堅守,正如儒家倡導的那樣“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過曆史上六個著名人物從卑微到顯貴的事例和有關道理,論證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中心論點。
2.重點字詞
舜(shùn)畎(quǎn)畝 膠鬲(gé)
曾益(zēng)拂士(bì)
【通假字】
(1)所以動心忍性
忍,通“韌”,堅韌
(2)入則無法家拂士
拂,通“弼”,輔佐
(3)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慮而後作
衡,通“橫”,梗塞,不順
【古今異義詞】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義:這;
今義:判斷動詞
(2)富貴不能淫
古義;使……惑亂、迷惑;
今義:淫亂
(3)傅說舉于版築之間
古義,搗土用的杵;
今義,建築,修建
(4)管夷吾舉于士
古義:獄官;
今義:軍人
(5)征于色,發于聲,而後喻
古義:征驗,表現;
今義:走遠路(多指軍隊);讨伐
(6)征于色,發于聲,面後喻
古義:了解,明白;
今義:比方
【詞類活用】
(1)使動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勞其筋骨(勞:使……勞累)
餓其體膚(餓:使……饑餓)
空乏其身(空乏:使……經受貧困之苦)
動心忍性(忍:使……堅韌)
行拂亂其所為(亂:使……受到阻擾)
(2)動作狀:
入則無法家拂士(入:在國内)
出則無股國外患者(出:在國外)
(3)名作動:
人恒過(過:犯錯誤)
【一詞多義】
(1)發
舜發于畎畝之中(發,被起用)
征于色發于聲而後喻(發,顯露)
(2)于
舜發于畎畝之中(于:介詞,從)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詞,給)
然後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于:介詞,在)
(3)拂
行拂亂其所為(fú,違背)
入則無法家拂士(bì,同“弼”,輔佐)
(4)士
管夷吾舉于士(名詞,獄官)
入則無法家拂士(名詞,賢士)
【其他重點詞語解釋】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責任,擔子
2.行拂亂其所為
拂:違背,逆,不順
3.而後作
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4.征于色
征:征驗
5.而後喻
喻:明白,了解
6.入則無法家拂士
入:在裡面,指國内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輔佐君主的賢士
7.國恒亡
恒:常
3.重點語句翻譯: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翻譯:所以,上天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個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的體膚受饑餓,使他身受貧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順。
2.困于心,衡于慮,而後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後喻。
翻譯:内心困擾,思慮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并在聲音上顯露出來,然後人們才了解他。
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翻譯:在國内如果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來的憂患,國家常常都有滅亡的危險。
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翻譯: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展,享受安樂使人委靡死亡。
5.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譯:(用這些來)使他内心驚動,性情堅忍起來,增加他原來所沒有的才幹。
4.重點内容
一、整體把握:
文章采用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相結合的方法,層層深入地論證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觀點。全文共兩部分。第一部分:用排比句式,列舉了曆史上六個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論證人才要在憂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受艱苦磨煉的必要性,說明人才在困難中造就,安逸享樂能使人(國家)死亡。
二、具體問題:
1.文章講的是逆境中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文中第一段所舉曆史人物的共同特點:都是在經曆了艱難困苦之後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第一段運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地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二段承上啟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與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講客觀條件對造就人才的作用,闡述的道理是:成就大業,必須先經受苦難磨練。其中闡述在思想上磨練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動上受磨練的句子是: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行為。在生活上經受磨練的句子是: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其結果才能動心忍性,(受磨練的益處)增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講人的主觀因素對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發人的鬥志。寫人心理狀态的變化:困于心,衡于慮,而後作。 寫人面部表情的變化:征于色,發于聲,而後喻。
6.第三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述經受磨練的好處,從正面講磨練激發人鬥志(個人):人恒過,然後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後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後喻。從反面揭示國家滅亡的原因(國家):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7.孟子對治理國家提出的論斷是: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認為國家要長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敵國外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