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肋(Chicken ribs),字面意思為雞的肋骨,吃起來肉不多,扔了又可惜。比喻做沒有多大意義而又不忍舍棄的事情。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備因險拒守”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健康管理,本可以高居廟堂之上,成為陽春白雪,沒想到20多年間,卻被玩兒成下裡巴;所謂何故,個人拙見,分析如下:
1. 邯鄲學步健康管理,源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誕生于保險行業,旨在降低出險率,降低保險賠付而誕生的第三方機構,後來日臻完善,成為健康産業非醫療領域裡重要的組成部分。
上個世紀末,這個概念在我國出現;時至今日,這個領域中依然存在着思路不清晰、行業不規範、技術無标準的問題;甚至編寫教材的人,都是來自臨床醫療的專家,并非是健康管理專家,教材也都是照貓畫虎、依葫蘆畫瓢,删删減減得來的;編教材的人都不會管理健康,結果可想而知!
邯鄲學步,優雅的步伐沒學會,卻連本來走路姿勢都忘了。
2. 管理混亂
随便在網上搜索一下“健康管理師”(圖片),可以看到五花八門的發證機構:
中國專業人才庫管理中心-全國專業人才考評專家委員會
國家衛生計生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
***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鑒定專用章)
***教育培訓中心(證書專用章)
***教育培訓中心(證書專用章)
**省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職業技能鑒定專用章)
**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技能鑒定證書專用章)
有的是職業證,有的是技能證;有全國統考,也有不用考試的;還有中醫健康管理師證書……五花八門,精彩紛呈!
管理混亂的源頭在哪兒?不言自明!
3. 不接地氣有醫學背景的人學了,覺得沒啥用、也沒時間用,繁重的臨床工作都做不過來,哪有時間做健康管理,況且還不賺錢;
非醫學背景的人學了,不懂西醫基礎,病理病機搞不懂,遇到慢性病患者,不會、不敢,沒有抓手,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最簡單的鑒别:有健康管理師證的人,把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管理的如何?
4. 就業較難這是健康管理師的就業方向示意圖,看似陽光大道,一片美好,可是經不起細琢磨……
體檢中心:從業人員都是執業醫師、護士,或者是銷售部門,沒健康管理什麼事兒;
保險公司:要麼外勤、要麼内勤,不知道學習健康管理專業的人去了能做什麼?
養老機構:需要的是護工,而不是健康管理師
社區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護士,公衛崗位,目前還沒有健康管理崗
健康管理公司:縱觀全國,真正的健康管理公司沒有幾個,幹會銷的倒是不少
營養機構:能直接介入慢性病管理的營養機構少之又少,大多數隸屬于餐飲行業
5. 老百姓不接受在老百姓眼裡,健康管理等同于會銷、賣産品的、體檢機構;本身有問題,就不能怪别人看走眼。
從本質上分析,老百姓的真正需求是解決問題,他們之所以信任醫生,是因為醫生能解決問題,而藥物在醫生手裡僅僅是工具,醫生賣的是技術方案,醫生不是賣藥的。
所以以産品為核心的健康産業模式,老百姓一定不買賬!健康管理的核心是技術,并不是産品~~這個問題如果想通了,症結就打開了。
綜上,可以預言,健康管理已經被相關部門和相關持證者玩兒壞了,變成了雞肋,估計翻身的可能性不太大。
就跟傳銷兩個字已經在國内變成過街老鼠一樣(國外可是有傳銷法的),健康管理這四個字已經變了味道。
,大健康也是江湖,江湖地位是打出來的,不是别人恩賜的!要想站住腳,就得拿出真本事,讓老百姓認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