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是一個“七山二水半分田”的地方,山地衆多。在山裡有一種常見的多年生藤本植物,長達10米,全株被黃褐色粗毛,塊根肥厚,這就是葛根。挖葛根也要看季節,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和正月,是挖葛根最好的季節,這個時候,葛根相當于在冬眠,而到了開春,植物複蘇,毛藤的嫩芽往外迸發,會連帶着葛根的澱粉和營養溢出去,葛根的營養價值也就沒有那麼高了。蒸熟後切成塊的葛根在石頭搗臼裡舂成渣,把渣用紗布包起來過水,過下的水通過多次沉澱,就能得到白花花的葛根粉葛根粉可以像藕粉一樣泡水化開吃糊,也可以做葛粉蒸肉,味道都很好,不過挖葛根和做葛根粉,都算是村民茶餘飯後的愛好,就給自己添添口福,不對外出售。
人們認識葛根的曆史可謂久遠,相傳周朝時,朝廷在中央設立“掌葛”官職,負責征收和掌管葛麻類紡織原材料,并有了“山農”之葛(織葛布)和“澤農”之葛(供食用)的區分。
唐朝詩人白居易在《招韬光禅師》一詩中,專門提到了葛粉:
白屋炊香飯,葷膻不入家。濾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