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出問題時,
會發出哪些求救信号?
總的來說,膝關節求救的信号就一個字——痛!
通過疼痛部位、疼痛方式,可以初步判斷出是什麼結構出了問題。下面講講最常見的幾種情況:
1. 稍微彎曲就痛
這是關節軟骨受損的信号。
上下樓梯、爬山、蹲馬步時出現膝關節某個固定位置的刺痛、酸痛或打軟腿(膝關節酸軟,使不上勁),這種情況說明可能有關節軟骨損傷。
2. 某個固定位置痛
這是半月闆受損的信号。
運動中發生過膝關節扭傷後(甚至一個不經意的小傷),仍有膝關節内側或者外側某個固定位置疼痛,而且按壓時疼痛更加明顯,這種情況說明可能有半月闆損傷。
3. 不能彎曲
這是多個結構受損的信号。
無論什麼情況下,膝關節突然出現「交鎖」症狀(在行走、下蹲等活動中,膝關節突然像卡住一樣不能活動,并伴有明顯的疼痛),這種情況說明可能有軟骨損傷後的遊離體或半月闆損傷。
最傷膝蓋的5件事,你可能每天都在做1.久坐不動
據調查,在喜歡久坐不動的人中,10.2%的人有膝蓋的關節炎。
這是因為,膝關節的軟骨缺乏專屬的血管,隻有在關節活動時,周圍的關節液和血管才能産生壓力差,把養分輸送給它。
長期不活動,膝蓋比其他關節更易老化。
2.過量運動
競技運動員的膝關節傷病比一般人要多出幾倍,可見過量的運動确實會給膝關節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
任何鍛煉都是“過猶不及”的,想要通過運動擁有健康的膝關節,首先的考慮運動量和運動方法的問題。
3.肥胖
我們站立時,膝蓋負責的是你的體重;走路時,是體重的2倍;跑步時,膝蓋受力是體重的4倍,跳躍時是6倍,下蹲時是8倍。
假如你的體重是60kg,那麼蹲下系個鞋帶的動作,就會讓你的膝蓋承受480kg的壓力。
贅肉太多,時刻都在“壓迫”膝蓋。為了膝蓋健康不受罪,還是早點減肥吧。
4.潮濕受涼
雖然醫學上,關節炎和關節“受凍”沒有直接關系,但長期濕寒的環境絕對是關節病痛的一大誘因。
本身膝蓋周圍的肌肉和脂肪較少,對骨骼的保溫較弱。濕氣和寒氣更容易滲入關節之中,降低關節液的潤滑作用,還會使血管、韌帶變得僵硬、脆弱。
如果已經有了膝關節病痛,潮濕受涼更将導緻症狀加重。
5.穿高跟鞋
雙腳的骨骼對膝蓋有聯動支撐的作用,而高跟鞋減少了腳掌的受力面積,進而加大了膝蓋的壓力。
據研究表明,女性穿高跟鞋上下樓梯時,膝蓋承受的重量比平底鞋高出1倍多。長此以往,膝關節的磨損必然加劇。
日常活動時穿耐磨、柔軟的平底鞋,運動時換上專門的跑鞋,才是最合适的選擇。
有些朋友在産生滑膜炎之後就不太敢動了,很害怕并且會加重。确實,在急性期的時候,靜養是最正确的養護方法,一般在半個月左右。但是,靜養隻是人體本能的一種反應,并不是一種治療方法。
對于“養”,我們要盡可能減少上下蹲起的次數,盡可能避免上下樓梯,跑步走路。但是,如果我們能進行正确的鍛煉,可以幫助膝關節增加關節腔内的壓力,可以幫助關節液想關節軟骨滲透,從而實現減輕、控制滑膜炎的目的。
教大家一套實用膝蓋康複操,隻有5個動作,很簡單哦1.高位馬步
高位馬步
兩膝稍彎曲,以膝蓋不超過腳尖為宜。
靜蹲不動,兩手平舉,目視前方,堅持1分鐘,并逐漸增加時間。
2.坐位伸膝
坐位伸膝
坐在椅子上,将雙足平放在地上,然後逐漸将左(右)膝伸直,并保持伸腿姿勢5~10秒鐘,再慢慢放下。雙腿交替進行,重複練習10~20次。
3.推擦大腿
推擦大腿
坐位,雙膝屈曲,兩手掌指面分别放在左(右)腿根,然後稍加用力,沿着大腿兩側向膝關節處推擦10~20次,雙腿交替進行。
4.仰卧擡腿
仰卧擡腿
5.仰卧屈膝
仰卧屈膝
仰卧位,将一側膝關節屈曲盡量貼向胸部,用雙手将大腿固定5~10秒鐘,然後逐漸伸直膝關節,兩腿交替進行。重複練習10~20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