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4歲。
主訴:兩個多月來,面部各處反複起紅色大包(中醫稱之為火疖子),尤以臉頰部居多,包塊硬,腫痛無膿。
症狀:兩側面頰蝴蝶斑明顯,面色暗沉發黃;怕冷;月經後錯十天左右,周期縮短,經期後腰涼痛;脾氣不好,愛生氣,有眼幹眼澀、迎風流淚視疲勞等症;手腳心愛出汗;氣短乏力;口唇幹裂;納可大小便正常。
舌象:舌體胖大,舌質淡,舌尖紅,苔薄膩,舌下脈絡紫脹。
診斷:肝腎不足,虛陽上越。
療法:溫陽散寒、補腎壯陽、清熱降火。
選方:封髓丹。
開方:生地、熟地、黃柏、砂仁、生甘草、肉桂、制附子、懷牛膝、丹皮、白芷、連翹、當歸、金銀花、防風、蒲公英、浙貝母。
思路:綜合所有症狀發現,患者是相火妄動。肝腎不足,不能涵養寄居于肝腎之中的陽火,導緻其沖溺上炎所緻。因此選用封髓丹作為基礎方。
方解:方中熟地、砂仁、肉桂、制附子為君藥,滋補腎陰腎陽。方中金銀花、連翹、蒲公英,散結消炎,從氣分清洩胃火;黃柏、生地、丹皮,清熱利濕涼血,從血分清洩相火;六者共為臣藥,同清上焦虛火。方中白芷、防風、浙貝母、當歸,祛風活血散結、消腫止痛,是為佐藥。方中懷牛膝引火歸元,生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二者共為使藥。
效果:服藥五天,面部火疖子全部消散,再無新增。後續調理兩頰色斑、月經問題。
按語:中醫治病,要先了解患者的具體症狀,然後分析出患者的病因,再根據病因在衆多适合的方藥中選擇最高效的那個藥方。其次是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對藥方組成進行加減化裁,以便藥方更對患者之症。最後,才是決定藥量,這個既要綜合考量藥方的功效,還要結合患者的體質情況,既要保證效果,又不能攻伐太過傷害患者的根本。這也是中醫治病,需要一人一方的原因。
我是河南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陳玉龍教授@中醫陳玉龍教授,每天分享中醫健康知識,讓健康伴你我同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