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經常發現自己的孩子食欲不振,甚至拒食。除此之外,孩子還出現了面色少華、形體消瘦、皮膚幹燥缺乏潤澤,或稍進飲食後易瀉,大便中夾有不消化殘渣或大便不成形等症狀。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是孩子得了厭食症。
著名中醫兒科專家王靜安先生根據多年行醫經驗認為,為了促進兒童的健康發育,家長在預防小兒厭食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合理喂養,調節飲食兒童飲食不能一味求精求細,而要粗糧、細糧、葷菜、素菜、水果、豆制品适當調配,同時注意食品新鮮,制作花樣多變,使兒童樂于接受,增進食欲。
乳貴有時,食貴有節兒童的髒腑功能薄弱,“脾常不足”,而又不知饑飽,食無休止。如果不定時、無節制地給食,就容易使孩子脾胃受損,消化不良,甚至傷及其它髒腑,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兒童飲食應根據其年齡和身體狀況,講究時間規律和飲食規律。
小兒患病不可亂用藥物忌濫用抗生素、磺胺類藥,對于苦寒滋膩的中草藥,也要适可而止,防止過量,導緻病情加重。
小兒厭食症的辯證和治療關鍵在脾胃,王靜安先生根據小兒厭食症的臨床表現,将病症分為三類,并自創了藥房,療效顯著。
①對于因脾胃不和造成厭食症的兒童,王靜安先生提出以和胃醒脾為主,佐以消導。為此,他配制了和胃醒脾消食方:廣藿香10克,炒陳皮6克,神曲15克,炒麥芽15克,蒼術10克,山楂15克,雞内金10克,雲茯苓15克,白蔻5~10克,枳殼10克,槟榔10克,水煎服。
②對于因脾胃虛弱造成厭食症的兒童,王靜安先生認為應以健脾益氣,和胃助運為主。常用方為異功散:泡參15克,炒蒼術9克,山楂15克,雲苓9~15克,砂仁5克,炒陳皮6克,懷山藥9~15克,炒扁豆9~15克,白蔻仁5克,神曲15克,炒麥芽15克,水煎服。
③對于因胃陰不足造成厭食症的兒童,王靜安先生認為應以滋養胃陰為主,他配制了益胃養液湯:北沙參15~30克,麥冬10~15克,玉竹10~15克,神曲15克,通大海10克,烏梅9~15克,山楂15克,水煎服。
兒童得了厭食症後,脾胃虛弱,通常服藥難以下咽,這種情況下可以佩戴中藥健胃神奇藥袋(白蔻、香附等),可以起到芳香醒脾、開胃進食的作用,家長不妨一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