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吃了沒壞處、還會變聰明的高營養食物,“魚”自然是寶寶餐中出鏡率最高的。
其實,吃魚變聰明,是有科學依據的。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結果裡提到:
每周至少吃一次魚的孩子,比很少吃魚甚至不吃魚的孩子,睡眠更好,且智商分數高出四分之一!
可寶寶和大人吃魚有區别嗎?我們給孩子吃的魚真有營養嗎?适合孩子吃嗎?
吃魚看年齡和份量
✔ 滿7個月加肉類輔食
隻要寶寶對海鮮不過敏,在嘗試肉泥、肝泥等輔食後,就可添加魚肉泥、蝦肉泥等水産。
建議從白色魚肉開始嘗試,每次添加1個新品種,從小小一勺開始,觀察寶寶反應2-3天。
✔ 幼兒和成人适量吃
所有魚都含微量的汞,若過多食用,汞可能危害大腦和神經系統。因此FDA建議:
① 7個月-6歲的寶寶,每周吃約100克。
② 成人每周最多食用不超過340克。
另外,不要隻吃一種魚,多種魚換着吃更好。
為娃挑魚,遠離這兩類
✘ 含汞量高的魚
研究顯示,每100毫升的血液中,汞的濃度上升一個等級,孩子的智商就下降一個等級。
并且甲基汞是神經毒素,會侵入中樞神經,造成老年癡呆、心髒病、冠狀動脈疾病,對幼兒、孕婦影響最大。
❖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
選擇最常見的5種含汞量較低的魚,包括罐裝淡金槍魚、三文魚、鲶魚、鳕魚、羅非魚。
注意:給寶寶吃的金槍魚是淡金槍魚,不是白金槍魚。
❖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聯合環境保護署(EPA)發布最新版魚類消費建議:
總之,表格中提到的7種不能吃的魚,一口都不要吃!
位于食物鍊頂端、個頭特别大的魚,不要吃;自己釣的野生魚,未經檢測可能汞超标,也不要吃!
✘ 魚刺多的魚
容易被寶寶吞入的10大“異物殺手”裡,魚刺就在其中。
所以一定要給娃挑選魚刺少的魚,避免卡喉。比如:三文魚、鳕魚、銀魚、帶魚、黃花魚、鲈魚等。
❖ 若買回多刺的魚,可以給寶寶吃“魚臉”(從眼到腮的部分),這個地方肉質細嫩、無刺。
❖ 若被魚刺卡到,不要吃饅頭、飯團、喝醋。不僅沒效果,還可能讓刺更深,醋更不會軟化刺。
建議用手機燈照寶寶口腔,看卡刺情況。
若寶寶配合,可以拍後背1-5次,看魚刺是否出來。
若寶寶哭鬧不止或精神萎靡,建議立即就醫。
保留營養做法要對
✘ 魚怕炸、烤、腌、生
❖ 少油炸
科大大小時候很喜歡吃炸帶魚,但其實早有研究表明,魚的營養經油炸後隻剩一半。
用飽和脂肪(如豬油)炸魚,油溫一高,鍋内飽和脂肪會與魚身上的脂肪交換,導緻吃進許多飽和脂肪。
維生素也會減少,營養會随之降低,白白浪費了好食材。
如果非要油炸,在鍋和油上需要注意:
① 選擇淺口深鍋,讓油盡量覆蓋食物,以減少食物與空氣接觸。
② 選擇耐高溫的植物油,如大豆油、芥子油等,以免高溫烹煮時,油質不穩定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 少烤魚
烤魚雖然誘人,但烤魚中的DHA和EPA與烹饪前相比,會減少20%左右。
如果非要烤魚,建議用文火,火焰一定不能接觸魚肉,以防魚肉烤焦産生緻癌物。
❖ 少腌制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專家組發布的《膳食、營養與慢性病防治》報告中明确指出:
中式鹹魚會緻癌,經常吃鹹魚會增加鼻咽癌的風險,但偶爾吃一次也沒問題。這次鹹魚想翻身都困難了······
❖ 不生吃
新鮮生魚片上會有寄生蟲,但99%都可由超低溫冷凍方式殺死。安全起見,家長最好冷凍後再吃。
✔ 清蒸&水煮、保留營養
魚肉中含有豐富的DHA,要保存DHA和大部分的維生素、礦物質等其他營養素,可以選擇清蒸、水煮。
① 清蒸:要沸水旺火,魚的體積盡量小、薄,以縮短蒸魚的時間,蒸好後不要淋油。
② 水煮:調味應清淡,水煮時湯中溶解了大量的營養素,建議喝湯。
【科學家庭育兒】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系處理
更多育兒難題,關注【科學家庭育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