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節約用水久久為功

節約用水久久為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2 19:05:59

編者按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為增強全民節約用水意識,引領公民踐行節約用水責任,推動形成節水型生産生活方式,保障用水安全,近日,水利部、中央文明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管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10部門聯合發布《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範》。

1月12日,《精神文明報》B4版以“節約用水從一點一滴做起”為話題,就《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範》的發布及公民該怎樣節約用水,節約用水有哪些需要重點努力的環節等方面展開讨論。

節約用水久久為功(精神文明報節約用水從一點一滴做起)1

節約水資源,意識要先行

    水是萬物之母、生命之源。水資源廣泛應用于農業、工業、生活、水運、旅遊等方方面面,是支撐生命生存繁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把水資源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就會為我們及子孫後代創造無盡的财富與輝煌。反之,水資源長期匮乏,則會對我們的生産、生活、生存帶來嚴重威脅,進而影響子孫後代。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确提出,要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中央10部門近日聯合發布《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範》,目的就是要讓節約用水成為人們的習慣和美德。

    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可以循環利用,但再生周期普遍較長,加上人類長期進行的各項生産生活活動,又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水污染,若控制不好,節約不到位,很容易導緻水資源過度消耗,進而影響生存、發展大計。同時,雖然我國淡水資源總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少,且分布極不均勻,短缺十分嚴重,這也充分說明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盡管如此,在日常生産、生活中造成水資源浪費的情況依然存在。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節水觀念不強。随着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人們享受生活之時卻少了憂患意識,導緻用水無計劃、無目的、無節制,有人甚至把用水超量超标、鋪張浪費當成習以為常。二是節水措施不足。很多人雖有節約用水的意識和習慣,但僅限于按部就班,沒有找到開源增效、減排降損的好方法,在正常用水過程中難以避免地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要讓節約用水成為一種自然的行為規範,首先要引導人們樹立正确的節水觀念。既可通過多樣化宣傳載體,采取豐富的宣傳手段,編排詳實的宣傳計劃,以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把水資源的現實狀況、面臨的嚴峻問題,以及節水減排的保護措施,向人們宣傳到位、解析到位。也可組織開展一些線下活動,通過互評互比、表彰先進、選樹典型,把節約用水的好故事、好人物找出來,成為大家競相學習的活教材。如此,在宣傳教育的引導下,人們對節約用水的理解更深刻,加上身邊人、身邊事的影響與啟發,保護水資源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增強。

    節約用水,人人可為,人人應當有為。一方面,要從自身做起,争當節水模範。牢固樹立憂患意識,發自内心表現出對水資源的敬畏和珍惜,并且說到做到,通過改善用水習慣、巧用節水器材,不斷提升節水效果。另一方面,要敢于監督,做節約用水的堅定守護者。一旦發現身邊的浪費用水行為,不僅要敢于發聲、敢于勸阻,及時止損,還要悉心做好解釋,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禮,讓身邊人也懂得“節約用水光榮,浪費用水可恥”的深刻道理,在全社會營造人人愛水、惜水、節水的良好氛圍。(王坤)

節約用水要在細節發力

節約用水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是構建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内容。公民節水方法和舉措是否得當,對于落實《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範》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每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都需要切實做到知行合一,将節水意識轉化為具體的節水行動,從社會交往、家庭生活的每個細節上發力,将節水付諸實際。

    一方面,強化節水型家庭的建設,在裝修時就實施節水改造,優先使用節水型産品。也就是說,居民在對房屋進行裝修時,可以把節水基礎給打下。在櫥櫃和浴櫃的水龍頭下面安裝流量控制閥門,能節水;裝修時可以安裝新型用水量少的浴缸,同時與淋浴配合使用,可以起到節水作用……總之,在用水設施的選擇上,要将節約用水考慮到位。還要特别關注涉水産品的水效标識與等級,之前的用水器具如果超标,應盡可能淘汰或改造升級,這也是從生活的源頭節約用水,也是節約水費、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的重要途徑。

    另一方面,掌握節約用水的竅門,讓每一滴水都發揮最大價值。《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範》提到了許多節約用水的竅門,比如:小件少量物品宜用手洗、澆灌綠植多用噴灌和滴灌、清洗餐具前擦去油污、不用長流水解凍食材、洗車宜用回收水、浴前冷水要收集……其實,在具體的社會交往和居家生活中,類似的節水竅門還有很多,相信不少人都會在一些網絡平台和鄰裡之間學到不少,比如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洗衣水洗拖帕、帚地闆、再沖廁所……這些竅門需要我們注重收集和歸納成冊,以便在生活中使用。

    第三,将節約用水納入家庭公約,在持之以恒中形成良好習慣。長輩不僅要在節約用水上以身作則、身體力行,還需要将節約用水的方法和竅門灌輸于兒孫的頭腦中,對他們平時用水浪費的行為進行矯正,也可以在重要的用水器具上标注提醒、注意事項。總之,要讓後代知道,節約用水是光榮的,浪費水資源是可恥的。隻有在家庭建設中堅持不懈,節約用水的方法和竅門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範》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一滴水,一片綠地,一個地球。隻有更多人掌握并分享自己的節水技巧,才能讓每一滴水發揮出它的最大價值。(樊樹林)

科學用水也是節水之道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隻有大家都注意節水,“水荒”才會遠離我們而去,生活才會安定和諧,環境才會優美舒适。

    說到節水,大家想到的往往是不浪費水、不污染水。實際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懂得科學用水,也是重要的節水之道。

    比如,怎樣科學喝水。水是生命之源,每個人每天都要喝不少的水,但怎樣喝水才有益身體、有益健康?這個問題并不是簡單的喝水問題,而是需要懂得相關的科學知識,才能知道早中晚該怎麼喝水、上班該怎麼喝水、感冒發燒了該怎麼喝水、每天喝多少水為宜,等等。這些有關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喝水問題,需要相關科學知識來支撐;否則,不僅會影響健康,還會造成水浪費。

    據《科技日報》2021年3月22日報道,如今,網上有很多關于飲水的說法,如喝隔夜水、千滾水(煮開過多次的水)緻癌,每天喝4升水會中毒,喝水垢較多的水容易患結石,等等,這些有關喝水的說法流傳甚廣,不少人信以為真。然而,科學研究證實,這些有關喝水的說法都是謠言,是以訛傳訛,沒有科學依據。

    比如“喝隔夜水和千滾水緻癌”,《科技日報》采訪專家得到的真相是,其中所含亞硝酸鹽未超标準值,隻要保證水的來源符合标準,理論上水再怎麼燒也不會産生緻癌物質。實驗同樣證明,隔夜(甚至隔好幾夜)的水,其亞硝酸鹽含量距離超标值還差得很遠。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喝隔夜的茶水對健康确實不利,這主要是因為茶葉浸泡後的水會産生氨基酸等物質,時間一長易滋生微生物。

    懂得這些科學用水知識,就不會将隔夜白開水倒掉,也不會将茶水留着過夜,由此就能避免喝水上的浪費,達到節水用水的目的。一個人這樣做,節水效果有限,人人這樣做,每天這樣做,就能形成“聚沙成塔、滴水成河”的節水效應。

    科學用水還包括巧用淘米水等“廢水”。據專家介紹,淘米水、煮面水用來洗碗筷可去除油污;淘米水用來洗菜有利于去除農藥,用來洗肉更容易去髒物,用來洗手洗臉能祛除肌膚污垢,且使皮膚滋潤,當然不宜過于頻繁,用來澆花更富有營養,用來泡發海帶、幹菜時間短。

    科學用水涉及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很多方面,由于不懂科學用水造成的水浪費,顯然不是一個小數據。科學用水也是節水之道,但科學用水知識不是天生就懂得的,需要後天的不斷教育學習。相關部門應多開展科學用水知識的普及教育,讓科學用水知識深入人心,使“喝水謠言”失去生存土壤。同時,我們每個人平時也要主動學習科學用水知識,隻要做個有心人,平時多留意、多學習,就能在日積月累中水到渠成,懂得科學用水。(孫維國)

光瓶行動應成社會風尚

說到節水,不得不提及瓶裝水浪費。近年來,瓶裝水消費增長迅速。尤其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會議會展、賓館酒店、公共交通、文化娛樂場所和旅遊景區等,更是瓶裝飲用水使用重點場所。

    2021年4月23日,北京市水務局啟動“光瓶行動”,即喝完瓶中水,節約水資源。到7月,全市黨政機關已實現“光瓶行動”全覆蓋。同時,“光瓶行動”被列入節水型機關認定指标,不倡導“光瓶行動”會被扣分。筆者認為,“光瓶行動”應成為各地黨政機關的共同行動,應成為全社會的新風尚。

    公共場所水嘀嗒,城市綠地水汪汪,建設工地水嘩嘩,道路水漬漬,農田地面水漫流等浪費水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這些都是看得見的浪費,容易引起社會的關注。但在一些“隐秘的角落”,一些不經意的水浪費,同樣觸目驚心。比如會議期間的水浪費便是如此。據新華社報道,看似不起眼的瓶裝水浪費,數量非常驚人,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緣于此,北京市水務局啟動了“光瓶行動”。這對于避免水浪費來說,具有很好的正向價值。“勿以善小而不為”,瓶裝水浪費看似并不是大問題,但積少成多、集腋成裘,背後的浪費的确不容忽視。客觀理性地說,“光瓶行動”應該大力推進,在全國各地複制推廣。

    據報道,在北京,除了呼籲“光瓶”與加大宣傳力度之外,還有實際的懲戒措施:“光瓶行動”被列入節水型機關認定指标,不倡導“光瓶行動”會被扣分。這對各個黨政機關來說,肯定有極大的約束力。這樣的做法,同樣可以借鑒。

    對很多理念的推廣、普及來說,有時候就需要用實實在在的行動來引導。節約水資源,避免水資源浪費,就更是要如此。在瓶裝水浪費非常嚴重的現實語境下,“光瓶行動”的做法便是及時有力的。而這背後傳遞出來的避免浪費的理念,同樣應該被全社會充分信仰。從這點來說,“光瓶行動”不應該是一些地方、一些部門的行動,而應該成為全國黨政機關、全社會的新風尚。避免水資源浪費是一個社會命題,不隻是黨政機關需要努力行動,全社會都應積極響應。畢竟,水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需要得到良好的保護。

    其實,《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範》提出了“按需取用飲用水,帶走未盡瓶裝水”的主張。在踐行這個規範的過程中,“光瓶行動”應成為一個重要的着力點。(龍敏飛)

讓節水志願者大有作為

    自然資源是大家的,水資源也不例外。節約用水,要從每個人做起,唯有齊心協力、通力配合,方能起到最大化的實效。

    然而現實中,部分公民節約用水意識不強,從而導緻水資源被嚴重浪費。要讓這種現象有所改善,有必要在節水行動中引入志願者機制,引領在節水方面不自律的公民從他律走向自律。對此,《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範》号召我們:“志願參與節水活動,制止用水不良現象;發現水管漏水,及時報修;發現水表損壞,及時報告;發現水龍頭未關緊,及時關緊;發現浪費水行為,及時勸阻。”志願者是社會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在節約用水行動中充分引入志願者力量,能有效起到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強化公民的節約用水意識,及時阻止浪費水資源現象。

    節約用水志願者并不難為,人人可為,時時可為,處處可為,能夠彰顯一個人内在的高尚品質,能夠為社會發展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節約用水志願者的組建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以社區為單位組織,也可以在各單位内發動,還可以跨部門聯合組織。地方相關部門還可以根據節約用水成效,對參與節水志願服務的個人、家庭等進行評比表彰,頒發相應榮譽證書,納入相關考核,竭盡所能,努力營造一種“節約用水光榮,浪費水資源可恥”的氛圍,這就能有效強化公民的節約用水意識與行動。

    思想意識的松懈,是節約用水最難攻破的環節。一些人明明知道我國水資源的嚴峻形勢,也能清醒認識到節水的重要,但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浪費水資源,這個時候,節約用水志願者的介入,有提醒、喚醒、引領、示範、輻射作用,能不同程度地制止浪費水資源現象。尤其是發現水管漏水及時報修,發現水表損壞及時報告,發現水龍頭未關緊及時關緊,這些節水志願行動,需要有人來做。一個人在做,一群人跟着做,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節約用水志願服務中,不知不覺,節約用水就會成為無數公民的自發行動。

    總之,“人人節水,志願先行”,節水志願者是榜樣,是标杆,是行動先導。節水志願者宣傳國情水情、推廣先進節水護水技術、引導公衆參與節水護水實踐等,是推動全民節約用水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公民素質的重要途徑。(周芳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