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武俠書,常有修道煉佛的閉關。
他們閉關一般是到僻靜處,不活動,甚至不進食,有點像動物冬眠。為了安全,有人看護。然後,閉多少天出來,恢複正常生活。
這種閉關隻是形式上的。修為淺的人才需要到僻靜處,修為深的反而要到民間,要到熱鬧處,接受各種刺激,各種磨難。所以有“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的說法。
(多數閉關都是獨處靜處,這是修為淺的必須做的,因為到喧嘩處靜不下心)
才看了一位過世的道長講真正的閉關,我認為他講的有道理,符合我對修煉的認知。合不合别人的胃口,那就不知道了,因為衆口難調,見仁見愚。
他認為閉關閉的是三根——眼視而不見,耳聽而不聞,口不語。我認為還應該有鼻、舌。孔子說“三月不知肉味”,說明舌也停止了。
他認為最關鍵的是守住元神,晝夜不休,須臾不離。
他認為打坐不在形式,閉關不在形式。我認為他是抓住了實質。重要的還是涵養精神。如果打坐苦,靜不下心,就不如躺着。
當然,外形有可能更有益于守神,但不能本末倒置,不去追求精神的安逸,卻去追求能否雙盤。
(不是圖中這位。那位更樸素,教什麼氣功的那個)
儒家說:“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能本末都抓住更好,不能,舍末逐本,絕不能舍本逐末。
莊子說要明“小大内外之辨”,輕重緩急,大小内外,主次先後,這些非常重要,就像下棋,先走哪一步非常關鍵,舍車保帥也是分主次。
做任何事都是這樣。
練太極拳也是。要分清本質和現象,要弄明白主次,不能舍本逐末,抓住某個皮毛不放。甚至從皮毛裡找虱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