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志傑
《詠柳》是唐朝詩人賀知章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描寫春天的生機與婀娜,角度立意新奇、韻味十足。
其中将不可琢磨的春風比喻為“剪刀”來“修剪”春天,堪稱絕妙構思。
如果我們将這首唐詩改填成詞的形式,是不是還能有春機昂然的氛圍呢?
試試就知道了。
首先我們先溫習原詩:
釋義:
“妝成碧玉臨風樹”,一方面是根據原詩改變為詞的格律,另一方面也取意“玉樹臨風”的含義,對柳樹的初步描寫。“臨風”也指春風的來臨。
“垂下絲縧,恰萬千條”,和唐詩“萬條垂下綠絲縧”一個含義,也是用詞格律進行調整,多些拟人化的感覺。
“拂面微香借柳梢”,春天的風都是香的。這裡形容微風借用“柳樹梢”拂人耳面,帶來陣陣春的香氣,也是風吹柳搖的風景。
“不知細葉誰裁剪”,是在唐詩“不知細葉誰裁出”基礎上按照詞的格律進行填寫,也不失原句的含義。“裁剪”多了些匠人的細心,少了些少女“裁出”的感覺。
“二月操刀,精美如雕”,與唐詩“二月春風似剪刀”比,融入細節的描寫,少了些溫柔與随性,多了些豪放和刻意。如“操刀”、“如雕”的描寫。
“神筆春風染綠苗”,陣陣春風好象馬良的神筆那樣,将春天萬物都染上了嫩嫩的綠色,顯出一片生機!突出了春天如畫的主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