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宮頸糜爛的這種“疾病”困擾着幾乎所有女性朋友,特别是有些女性朋友認為結婚了,有性生活了就一定會得宮頸糜爛,而且因為“糜爛”這個詞語有時候都不好意思提及,甚至誤以為這是宮頸癌的前期病變。錯!錯!錯!大錯特錯!
今天小編在此向廣大女性朋友辟謠:宮頸糜爛不是病。隻是過去對宮頸的一種正常表現的錯誤認識。2008年,本科生的第7版《婦産科學》教材取消“宮頸糜爛”病名,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教材都改了,還有什麼比這個舉動更有權威的呢)。
那有人就說了那為什麼以前檢查的時候沒有,現在就有了呢?接下來聽小編娓娓道來:
簡單來說,在宮頸的部位上,有兩種不同類型的細胞,靠近子宮方向的(也就是裡面一點的)是柱狀上皮細胞,靠近陰道的(也就是外面的一些的)的是鱗狀上皮細胞。兩個細胞的交界區在醫學上被命名為“鱗柱交界區”。這個區域也是宮頸癌的好發區域(宮頸癌和宮頸糜爛沒有必然的相關性)。
鱗柱交界區容易受雌激素的影響,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沒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狀上皮就靠裡些,到了來月經以後柱狀上皮就更多地朝外側發展。因此就有更多的類似“糜爛”一樣的柱狀上皮在宮頸口檢查時被發現。
(所以網上如果現在還在發什麼機構如何預防、如何治療“宮頸糜爛”的文章基本都是錯誤的,請大家不要盲目相信。)
關于“宮頸糜爛”,為什麼有一些異常表現?
在過去的醫學教科書上,還有宮頸糜爛的所謂分度診斷,稱之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認為範圍的大小是炎症程度的輕重,面積小于1/3是輕度,1/3-2/3是中度,超過2/3是重度,如果理解前面所提到的所謂的“宮頸糜爛”的真正機制,則很好理解,其實是受雌激素影響後柱狀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都屬正常生理現象。
所謂“宮頸糜爛”屬正常生理現象,沒有什麼特殊的臨床表現。有些人可能會有接觸性出血的表現,但隻是宮頸的個體差異,就象有些人嚼點硬東西,牙齒或者口腔就會出點血。
如果有白帶增多、發黃,有異味時,則是宮頸炎症的表現。宮頸那囊和肥大,也是宮頸慢性炎症的結果。
那關于“宮頸糜爛”的治療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不需要進行任何治療,現在諸多治療宮頸糜爛的方法,都是錯誤的。但對于有症狀的宮頸炎,需要進行治療。急性炎症用栓劑藥物治療,慢性炎症可以采用激光或者冷凍等物理治療的方法。
關于預防:不是為了“宮頸糜爛”,而是為了宮頸癌
宮頸的定期檢查很有必要,不是為了預防宮頸糜爛,而是為了預防宮頸癌。宮頸癌的發生與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的感染有關,有些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在宮頸鱗柱交界區持續感染時,容易發生癌前病變和宮頸癌。宮頸癌自從有了宮頸刮片以後,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關鍵就是提前預防和治療。目前推薦21歲以後的女性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宮頸刮片檢查,30歲以後,可以聯合作HPV檢查,如果連續3次HPV和宮頸刮片檢查都陰性,可以間隔時間延長到3年檢查一次,65歲以後可以停止篩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