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老昆明人對餌塊情有獨鐘,年節時常被搶購一空,或炒或煮或燒都讓人垂涎三尺、回味悠長。民間有俗語:“雲南十八怪,粑粑叫餌塊。”近日,記者來到官渡餌塊傳習館,聽餌塊傳承人講述官渡餌塊背後的故事。
“兒時最喜歡跟在長輩身後,學着他們的樣子一起一落地舂餌塊,不時還會自己擡着米、挑着柴去官渡古鎮排隊舂。現在談起,依舊曆曆在目,這段回憶的确是獨屬于我們老官渡人的。”官渡餌塊傳習館負責人楊勇告訴記者,官渡餌塊作為官渡的一張文化名片,誰都不希望它的傳統純手工舂制技藝在時代變遷中逐漸消失于大衆視野,2011年1月,官渡餌塊傳習館在昆明官渡古鎮正式授牌成立。
傳習館籌建初期困難重重,無論是尋覓古法制作的設備,還是探究傳統制作技藝的手法,都是一道道難以攻克的難關。值得慶幸的是,在這條傳承和延續的道路上,楊勇一行人不是踽踽獨行。憑借附近村落老一輩官渡人的回憶和口述,他們從鋸木頭、搭闆子開始,一步一步地将一整套舂制餌塊的古老器具完整的複原了出來,更是在這群年逾花甲的官渡老手藝人的指導下,摸索出了一套獨屬于他們的制作技藝。
一進入傳習館,映入眼簾的便是這個“龐然大物”了,更引人注目的是器具末端處,懸挂于房梁上的八根繩子,突兀到令人費解。楊勇在此處賣了一個關子:“這是官渡餌塊制作的‘靈魂’”。聽他這麼一說,更是摸不着頭腦了,隻好帶着疑問繼續探索。
按照傳統純手工舂制方法,官渡餌塊制作十分講究,完全采取人工舂制、人工揉捏等古老方法。楊勇告訴記者:“傳統餌塊的舂制需十餘人團結協作,六至八人踩碓、一人拔碓、二人揉、其餘人負責廚房工作。”品質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團顆米作為官渡餌塊唯一的原材料,制作時需先入水充分浸泡,而後放到木蒸子裡第一次分蒸至六七成熟,第二次又用猛火一次性蒸至熟透,取出放進沙石碓窩裡進行舂制。這時,前文提到的八根繩子就派上了用場。
“這八根繩索其實是踩碓的工作人員保持身體平衡的支點,這樣不僅保證了高頻率踩碓時的安全性,利用好了更是能以此借力,事半功倍。”楊勇說這話時,受“職業病”的驅使,下意識的走到了撥碓處。原來,踩碓和撥碓是需同時進行的,他所謂的官渡餌塊的“靈魂”正是在此。隻有撥碓和踩碓配合好了,制作出的餌塊在口感上才會更黏、更筋道。待熟米舂打成面泥狀後,取出放到案闆上進行搓揉,捏制成各種形狀放置于陰涼處待取而食之,這就是官渡餌塊了。
做好的餌塊無論是燒、煮、炒、鹵、蒸、炸均可,風味各異,久食不厭。但相較于昆明街頭巷尾随處可見的小鍋米線、過橋米線、涼米線……餌塊在市場上的流通率實在是顯得“單薄”。楊勇告訴記者,餌塊其實屬于“節氣食品”,春節前後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而其餘日子皆是淡季。
“我們現在是文化輸出和生産制作放在一起做,但實際上,文化和生産是兩碼事,必須要分開。
”正所謂,隻有先生存,才能談理想。楊勇無奈地告訴記者,為提高制作效率,傳習館被迫引入機器代替人工生産,但他的心中始終有一方淨土是留給傳統手藝制作的餌塊。“非遺文化不可能僅靠某個人就能延續,必須要大家一起傳承。”他表示,餌塊作為官渡的一個文化載體,它不獨屬于誰,而應該屬于這裡的每一個人。
掌上春城實習記者:張蝶 馬米麗
責編:徐望格
編審:吳晨萍
終審:錢紅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