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精神病患者的社會功能及交際能力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對家庭、社會都有重大影響,而我國相當一部分人對心理治療不是很了解,以緻有些患者隻能終身接受藥物治療。
究竟精神類疾病為什麼要做心理治療?精神類疾病有必要做心理治療嗎?我們将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讨:
1
緻病因素
從精神心理類疾病的緻病因素來看,主要分為遺傳、生物、心理、社會幾大因素。
社會心理因素包括心理創傷、内心矛盾、家庭社會環境與文化背景的影響等,不論哪種因素導緻的精神疾病,患者均會具有較大的心理負擔,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且過重的心理負擔會反過來影響其疾病的恢複。
我國對于精神心理類病患者的治療大多局限于常規的藥物治療,患者在封閉的住院環境下活動受限、缺乏文體娛樂及交流平台,這對患者的精神狀态和軀體功能的恢複是十分不利的。住院期間患者病情控制穩定,如果出院後缺少家庭及社會的照顧、關心,病情很容易複發甚至惡化。
2
治療關注點不同
精神科疾病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的關注點各有不同。
精神科藥物治療注重症狀的緩解:醫生會尋找一些診斷的證據,也就是症狀,如果有必要還會做一些量表,然後根據這些症狀特征和量表,得出診斷,開藥,再複診調整藥物。
經過幾輪調整,基本上症狀就好些了。這是一系列很精準的操作,是非常理性的一套思路,講究的是證據鍊條,每一步判斷和行動,都有理有據。
心理治療更關注引起症狀的社會心理因素:心理治療師或咨詢師一般沒那麼重視症狀本身以及診斷,主要關注個體的一系列成長經曆,以及成長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這是咨詢師解決問題的關鍵。
咨詢師試圖用不同的方法去整理病人在成長過程中的材料,以達成治療目标,這些目标不限于症狀的消失,還包括更感性的一些目标。比如情緒管理、壓力管理、人格的成長、與過去創傷的和解、對生命的領悟等等。
比如一個人可能在幼年、童年、昨天分别遭受了不同的創傷,這些創傷所呈現出來的症狀按照“精神疾病診斷标準”,最後會歸結為“應激障礙”。至于患者到底對哪種情形會産生應激反應,如何處理這種恐懼心理與之前發生的事情的内在關聯,這些細節的處理,并不是光靠診斷标準或藥物就能做到的。
每一個家庭都是一個複雜的人際關系系統,夫妻關系、母子關系、父子關系、婆媳關系等等,一個人要面對一系列的關系,關系和關系之間也會互相影響。
如果婆媳關系處理不好,夫妻關系肯定也會受影響。如果在一系列别扭的關系中,養育了一個性格有些别扭的孩子,這對家庭整體利益來說,是失敗的。這個時候就很需要一把鋒利的刀,這把刀就是精神心理幹預和治療。
總之,精神科醫生能夠幫患者快速緩解症狀,心理咨詢師能夠幫我們把人格發育不完整的部分重新成長一次。
人生中有兩個能力是非常關鍵的,那就是人人都應該具備享受生命的能力,有愛别人的能力并樂在其中。
所以我們現在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醫院将精神科醫生作為精神幹預的主力軍,同時配備心理治療師輔助心理治療,這樣雙管齊下,幫助患者盡早康複。
3
數據時代
我們回顧了大量心理治療對精神類疾病治療的有效循證依據,發現在國外心理治療已經深入人心,為大多數患者所接受,有相當多的證據可以證明心理治療對精神科疾病的康複有顯著的效果。
4
攜手相伴
精神科醫生能夠幫我們快速緩解症狀,心理治療師或咨詢師能夠幫我們把人格發育不完整的部分再重新成長一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評價、認知水平、處理問題的技能等都得到改善和提高。
所以,藥物治療攜手心理幹預不僅能緩解症狀,更能給人們享受生命的能力,讓我們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