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獨怆然而涕下的讀音

獨怆然而涕下的讀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0:41

武周萬歲通天元年,契丹部落聯盟首領李盡忠舉兵造反,陳子昂随武攸宜出征。由于武攸宜剛愎自用,導緻先鋒敗退。陳子昂向武攸宜請命,要求自帶部分兵馬前去迎戰。武攸宜不僅沒有采納他的建議,還将其貶為軍曹。陳子昂,滿懷悲憤,登上幽州北樓,潸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獨怆然而涕下的讀音(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1

唐朝是繼秦漢以來,第二個強盛的時代,這一時代的典型特點就是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發展,在這一時期,詩歌取得了讓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成為與史學齊名的中國古代文學的兩大形式之一。

提起唐詩,總有一種齒頰留香的感覺,它不僅僅是風花雪月,它不僅僅是簡單的語言藝術,它不僅僅是文學遺産,它用感性的經驗表達了古今相通的人性,在那此風花雪月的背後,是中國文化做夢做得最深最美的地方,是永恒的人性世界。

公元696年,也就是武則天稱帝的第6個年頭。契丹發生了嚴重的饑荒,廣大契丹百姓窮困潦倒。營州(今遼甯朝陽)都督趙文翙傲慢固執,不僅看不起契丹和奚族,還把他們的首領看作奴仆。趙文翙的行為激起了以契丹部落聯盟首領李盡忠為首的契丹人的強烈不滿。于是,他就聯合自己的大舅哥,歸城州刺史孫萬榮發動了兵變。

消息傳到京師,武則天大為震怒,命曹仁師、張玄遇為将軍率兵征讨,意圖一舉消滅李盡忠部。李盡忠見大軍壓境,感覺硬碰硬占不到什麼便宜,就避其鋒芒,把契丹兵馬退到一個叫黃獐谷的地方埋伏起來,做好了誘殺準備。

李盡忠把原先抓到的幾百名俘虜放了回去,并告訴他們:我契丹部不是想反叛,隻是趙文翙那厮着實可惡,不僅欺壓我族部,還在我部遭受百年不遇的大災之時,欺負我們。我們實在餓的不行了,隻好扯起了大旗,殺死了趙文翙,開倉放糧。現在,皇帝的大軍到了,我們就放下武器歸降,以求能有口飯吃。

這些士兵跑回來後,就對曹仁師等人一一作了彙報,并且說,契丹現在已經斷糧了,願意繳械投降。曹仁師聞聽此言,就放松了警惕,率少量前哨人馬,直奔黃獐谷。就在曹仁師認為不費吹灰之力,平定契丹之時,隻見黃獐谷伏兵四起,隻殺得将士死傷慘重,最終被契丹俘虜。

同時,李盡忠從曹仁師身上搜出帥印,僞造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到後方軍營,命統兵的将領宗懷昌等人立即率兵馬前去營州城會合,如果違約軍法處置。

不知是計的宗懷昌率領全部兵馬前去營州,又一次中了契丹的埋伏。

當兵敗的消息傳到京師後,武則天又派出了侄子建安王武攸宜、王孝傑為将軍,再度出征,讨伐契丹。陳子昂随軍出征,參謀軍事,供職于武攸宜軍中。基于不久前的進軍失敗,陳子昂自告奮勇,要求率領一部分士兵,組成一個偵查小組前去打頭陣。武攸宜以陳子昂書生意氣,不予批準。過了幾天,陳子昂再次提出請示,武攸宜一氣之下,就将他貶為了軍曹。

郁郁不得志的陳子昂滿懷悲憤之情,登上了幽州北樓,寫下了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幽州台,即薊北樓,又名燕台,據傳為燕昭王為招攬人才而築的黃金台。這首詩感慨深沉,語言蒼勁奔放,可謂千古絕唱。

獨怆然而涕下的讀音(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2

陳子昂具有過人的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卻不被武則天采納,屢受打擊。當他登上幽州台時,想到了戰國時期,禮遇樂毅、郭隗的燕昭王,想到了禮遇田光的燕太子丹,然而,像燕昭王、燕太子丹那樣的前代賢者已不能重現,未來英明的君主又在哪裡呢?想到這裡,頓時感到生不逢時,一腔悲切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潸然淚下。

陳子昂的這種孤獨和悲憤從遠古向我們走來,它劃破了時間的障壁和空間的阻隔,它伴随着陳子昂的眼淚,直到永久!即使到了今天,再一次讀到這首詩時,還會噙着和他一樣的淚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