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喻為美食界的清流,拍攝的食物簡單,沒有一句台詞,卻治愈了500萬人的心靈。
培根日記,從草根到網紅黑馬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還創造了“培裡培氣”的風潮,引起無數人競相模仿。
今天分享他的原因很簡單:制作門檻低,對于我們想在抖音創作的普通人來說,是最好不過的案例。容易模仿,也容易成功。
培根日記今年2.25日發布的第一條視頻就獲贊10w,可以說一夜成名,往後的每期視頻,點贊數據都非常可觀。大羅通過拆解他的視頻,發現了培根日記的三個爆點:
一、慣用步驟
培根日記大部分的視頻都沿用了以下5個步驟:
①食物特寫 ②噴灑消毒水 ③吃飯特寫 ④喝飲料 ⑤滿足的微笑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暖心文案 輕柔配樂,治愈屏幕前的你我,車内小小的空間,保留了人世間最後一絲溫暖與甯靜。
二、主題-便利店美食
不少美食博主的視頻都如出一轍:打卡高檔酒店、打卡網紅餐廳、打卡街邊小攤...同質性極為嚴重。
培根大叔聰明的點就在于避開同類競争,成為“便利店美食家”,把在便利店買到的食物,吃出幸福感。
正如他的簽名所說:
便利商店不僅是重整心情的遊樂場
更是食物的補給站
是如救生圈般重要的存在
在抖音上,無論是産品還是視頻,想迅速出圈,“新奇特”是必要條件。在培根大叔出現之前,大家肯定沒見過以吃便利店為主的美食博主。
三、用情緒吃飯
當培根日記走紅後,為什麼模仿他的人千千萬,成功的卻隻有他一個?
其實形式多看幾遍誰都能學會,但内核是無法偷走的,培根日記的靈魂就是-用情緒吃飯。
無數在大城市拼搏,加班到深夜的人,看到他的視頻都會感同身受。被他治愈,是因為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的視頻文案、他清澈又倔強的眼神,他吃完飯後滿足的微笑,無時無刻地不向觀衆傳達:晚飯簡單,但并不孤獨,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很享受。
無腦模仿=無用功,“蹭流量”也需微創新培根大叔的長相雖然不算出衆,但卻高度契合視頻的治愈風格,再配合作為攝影師獨道的打光技巧,突出了那雙傳神又會說話的眼睛,才讓視頻的效果拉滿。
很多跟風者,既沒有培根大叔的長相,又學不到人家的靈魂,視頻火不起來也是意料之中。
那我們應該如何對他進行有效的模仿?
其實短視頻看似複雜,但無非是由内容、畫面、聲音三個部分組成,這三個部分又可以進行如下的拆解:
1、内容
劇情風格、粉絲定位、人設定位
2、畫面
人物、化妝、服裝、特效、場景
3、聲音
音色、語言(包含方言)、配樂
在大主題不變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中以上幾個要素,進行微創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換人設、換人物、換場景。
①換人設-“油條日記”
如果說培根日記走的是治愈路線,那麼“油條日記”則變成了搞笑油膩風。在其他要素換湯不換藥的前提下,油條日記憑借另類風格,目前已累積14.3w的粉絲。
②、換人物-“牛戰士日記”
“牛戰士日記”人如其名,配合網絡熱梗“牛戰士從不會摘下他的面具”,出鏡的人物變成了牛戰士,憑借更為沙雕的人設風格,吸粉4.7w。
③、換場景
換場景就不做具體舉例了,實操起來更為簡單。培根大叔在車裡吃,我們可以換成在學校吃、在路邊吃、在宿舍吃等等。
完全無差别的照搬,無異于東施效颦。在模仿借鑒他人的形式之餘,我們一定要在内容上進行升級和創新,力争做出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