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打滾”,是非常古老的一種小吃。
最原始的做法,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蘸鹽食用。
後經過不斷改良,現在見到的驢打滾,幾乎全部成為中間夾着豆沙餡,外面裹着黃豆粉,一段一段的,嘗起來味道甜而不膩,口感糯而不粘,成為北京的代表性小吃。
因為滿族及其先人們,其狩獵生産和遊牧的生活方式決定他們長年奔波在深山老林,或遠離村莊,為避免挨餓,喜歡吃耐饑的粘食。
這種源于滿洲,起于承德,盛行于北京的小吃,其實在晉西北的岚縣也頗為著名,在當地很受歡迎,因為晉西北地區自古以來就盛産黍子,包括承德地區的黍子都是從黃河流域地區引進的。
岚縣這個地區盛産黍子,用黍子磨成黃米面,作為制作驢打滾的原料。
包括黃豆、做豆沙餡用的紅豆、紅芸豆這些小雜糧,都屬于黃河流域的特産,最正宗的驢打滾都是就地取材,上好的原糧,特有的味道。
家常制作方法如下:
1用黃米面或者糯米面加水,和面,蒸熟;
2将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
3将蒸熟黃米面或者糯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
4均勻抹上赤豆沙餡,卷起來,切成5-10cm左右的小段,撒上白糖就成了。
5制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但現在黍子也越來越少見,很多時候用糯米面代替,由黃豆面、糯米粉和紅豆沙卷裹成的卷卷一樣的東西,切開,黃、白、紅三色分明,既好看又好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