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代詩歌鑒賞比興手法

古代詩歌鑒賞比興手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0 16:11:07

古代詩歌鑒賞比興手法(詩歌鑒賞表現手法之)1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一、興的區别

: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即平時所說的直寫其事,某一物象在作者看來已經具備了能夠表達他的情感的特質,便直接加以運用,使這一個意象直射出感情來。這類意象在我國的詩歌創作中是十分常見的。

例如:辛棄疾的詞《西江月》“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月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可以說全詞都是鋪陳意象,以一連串的意象直接勾畫出一幅恬靜的鄉村夜景圖,描寫景物不着一情字,但又處處可見那浸潤其中的作者之情。

: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即我們常說的打比喻,通過不同的方式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或明喻,,或象征,把自己的情思直接喻為人或物,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征。

例如:李白的“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就是将青絲、雪這樣的意象直接拿來比喻頭發,從而使讀者的聯想一下子清晰起來,明朗起來,生動起來,給讀者以無比鮮明的感受。

:是托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興必須依附于某一事物,要有一個能引起興的具象,然後使這個具象滲透進作者的感情,從而營造一種意境。

例如:臧克家的詩《老馬》。詩人用塑造了一個老馬的形象,它讓大車“裝個夠”“橫豎不說一句話”“背上的壓力往肉裡扣”,它隻是把頭“沉重的垂下”,在這裡,老馬已經是一種象征,是一種直接的興起對象,作者以這個形象來寄托不屈的民族個性和作者的贊美之情。所以,興這種創作手法是既省筆墨又含義深刻。

古代詩歌鑒賞比興手法(詩歌鑒賞表現手法之)2

二、興的聯系

我們之所以常常“比興”并提,是因為“比”“興”實際上很難區分。“比興”都是通過外物、景象而抒發、寄托、表現、傳達情感、觀念(“情”、“志”),這樣才能使主觀情感與想象、理解結合在一起,而得到客觀化、對象化,構成既有理知不自覺地幹預而又又飽含情感的藝術形象,使外物景象不再是自在的事物自身,而染上了一層情感色彩;情感也不再是個人主觀的情緒自身,而成為融合了一定理解想象後的客觀形象。

至于“賦”,其影響主要在散文方面,以至于形成了一種新的文體,故此不贅述。

三、實例運用

詩經中經典之作《蒹葭》是運用“比興”的典範。詩一開篇,“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給讀者展現了這樣一幅凄清的秋容:煙波浩渺,蘆荻遍地,蘆葉蒼青,白霜點點,創造了一種寥廓、蒼涼,執着的境界,和抒情主人公的苦苦追求、惆怅、迷惘的情感完全融為一體。《蒹葭》全詩寥寥幾筆 ,勾勒出一幅蒼茫的圖畫 ,景物單純 ,表達的情感卻很豐富 ,使讀者意會到幽深綿長、回味無窮之意境 。《蒹葭》詩中的“蒹葭““白露”等具體形象和詩中表現的感情渾然難分,成為了後世文學作品經常沿用的悲秋懷人的典型物象。

編輯:心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