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内我國尚處于乳腺癌低發區,但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二十年來持續上升。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最新癌症報告,女性發病首位為乳腺癌,每年發病約為30.4萬,乳腺癌占女性癌症發病率的17.10%。我國乳腺癌發病年齡分布特征:30歲後随年齡增長迅速上升,并于55歲年齡組達到高峰,中位發病年齡48歲,主要威脅在家庭事業中承擔重任的中年女性。
廣東省中醫院大院乳腺科黃麗梅表示,乳腺癌的可怕之處在于,早期并沒有症狀,大多數情況下,感覺不到任何不适,既不疼有時也不容易摸出來,等到自己察覺時,可能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與其談癌色變,不如及早預防,防治乳腺癌的關鍵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學會自我檢查,定期做乳腺癌篩查,既能有效預防乳腺癌,也能讓自己放心。”
那麼中年女性該如何預防胸中事件(乳腺癌)發生?黃麗梅提醒,做好以下3點,讓你遠離乳腺癌。
一、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保持健康飲食避免攝入含有的雌性激素量食物,一些研究顯示:低脂飲食、富含抗氧化成分的水果蔬菜、維生素C、D等對乳腺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2、保持健康體重女性在絕經期之後要注意體重控制,過度肥胖導緻體内脂肪物質大量堆積,有可能會讓乳腺癌患病率增高,因此在絕經期到來之前體重應該管理好,避免過度肥胖,盡量保持身體質量指數BMI<25。
3、保持心情愉悅每位女性或多或少都有來自家庭、生活、工作等方面壓力。壓力過重就會影響健康,精神壓力過大,會導緻内分泌失調,增加患癌的可能性,尤其是職業女性,更要學會排解自己的壓力,保持良好心态,管理好個人情緒。
4、積極體育鍛煉一項研究表示,适當運動有助于降低得癌的風險。體育鍛煉不僅能夠保持能量均衡,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還可以控制體重。
5、增加防護意識遠離放射線,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不使用含有過多雌性激素的化妝品。
二、 掌握乳房自查方法
為提高女性的防癌意識,鼓勵女性掌握乳房自查方法,堅持每月進行1次乳腺自我檢查,建議絕經前女性應選擇月經來潮後7-14d進行自我檢查。自查方法及要領:
1、一看(對鏡自照):面對鏡子,兩手叉腰,然後再将雙臂高舉過頭,觀察乳房的外觀、形狀及對稱性。重點注意是否存在下面的變化:一側乳房不對稱隆起樣改變、乳頭或皮膚凹陷、皮膚橘皮樣變、乳頭乳暈濕疹樣變或覆蓋鱗屑、乳頭溢液、皮膚紅腫等。
2、二觸(觸摸乳房):平卧,淋浴時可站立,四指或三指(可不用小拇指)并攏,用指端掌面輕輕滑動按壓檢查乳房各部位是否有腫塊或其他變化。按順時針或其他順序全面檢查乳暈區、乳房及腋窩,檢查乳頭和疑似包塊時用大拇指和食指指端輕輕擠捏。重點注意是否存在可疑包塊、乳頭溢液等。
三、 各類人群篩查方案
女性定期自行進行乳腺自我檢查,以期提高乳腺癌的早期發現,但乳腺自我檢查的敏感性僅20-30%。定期篩查是乳腺癌早期發現的主要措施。那麼各類人群怎樣進行乳腺癌篩查?
1、一般風險人群篩查方案
乳腺癌一般風險人群是指除乳腺癌高風險人群以外的所有适齡女性。篩查方案見表1:
表1
2、高風險人群篩查方案
乳腺癌高風險人群的定義:攜帶乳腺癌易感基因的人群或存在下列情況之一者:(1)有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乳腺癌家族史;(2)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3)有胸部放療史;(4)40歲以前被診斷為乳腺不典型導管增生、局竈性不典型小葉增生或原位癌。
高風險人群乳腺癌篩查方案如下:
(1)攜帶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健康女性:攜帶高外顯率易感基因(BRCA1、BRCA2、CDH1、 PALB2、PTEN 和 TP53)的健康女性推薦方案見表2:
表2.
(2)不攜帶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其他高風險人群推薦方案見表3:
表3.
四、發現以下症狀,警惕胸中事件(乳腺癌)發生,要及時到專業醫院咨詢并就診獲得專業治療
1、乳房出現腫塊觸摸到乳房中發硬的腫塊,尤其是腫塊形狀不規則、邊界不清、難以推動、又不怎麼疼痛的話,那就要高度警惕乳腺癌了。
2、乳頭溢液大多數情況下,乳頭溢液是正常的,尤其是當兩側乳頭都有分泌物時,很可能是激素刺激所緻,一個常見的原因是催乳素水平升高。然而,有些乳頭溢液卻可能是乳腺癌的危險信号,尤其是當乳頭溢血,隻涉及單個乳房的,這時盡早就診,警惕乳腺癌的發生。
3、皮膚狀況改變乳頭、乳暈增大、顔色加深通常是懷孕的表現,随着年齡的增長,乳頭可能會變得更黑或更加松弛,這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如果乳腺癌癌細胞侵入皮膚,會導緻皮膚形狀改變,常見的是出現“酒窩”或像橘子皮樣的改變。
4、乳頭指向的改變有些乳頭凹陷是天生的,如果長期以來,乳頭始終處于向内凹陷的狀态,這是沒有大礙的。但是如果乳頭平時是完全正常的,近期新發生了凹陷,尤其是出現在單側乳房,那可能就有大問題了。因為乳腺癌有時候會造成乳房組織結構變形,發生在乳頭下方的病竈,牽拉乳腺組織使得乳頭凹陷,當在凹陷的乳頭下方觸摸到硬塊時,則要更加警惕乳腺癌的發生。
采寫:南都記者 楊麗雲
(廣東省中醫院乳腺科黃麗梅供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