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神奇的鹽水科學實驗原理

神奇的鹽水科學實驗原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5:41:52

一說到洗澡,不少人就會想到洗澡時會搓出不少“泥”。那麼,這些“泥”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人們每次洗澡身上的“泥”都會“生生不息”呢?

如果我們将這些“泥”放到1000倍,就會感覺到一陣惡心,這些“泥”在顯微鏡裡看起來密密麻麻的,還能看到一些在爬動的小點。

神奇的鹽水科學實驗原理(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1

神奇的鹽水科學實驗原理(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2

洗澡搓出的“泥”是什麼

這些東西究竟是什麼呢?我們要知道,皮膚分為表皮層和真皮層,而皮膚表層就是由角質形成細胞代謝的終産物角質層組成,角質層由10~14層已經死亡的扁平角質細胞組成,其細胞核和細胞器已經完全消失。

角質層細胞内充滿密集平行的角蛋白張力細絲浸埋在無定形物質中,其中主要為透明角質所含的富有組氨酸的蛋白質。細胞膜内面附有一層厚約12nm的不溶性蛋白質,故細胞膜增厚而堅固。細胞膜表面折皺不平,細胞相互嵌合,細胞間隙中充滿角質小體顆粒釋放的脂類物質。靠近透明層的角質層細胞間尚可見橋粒,而角質層表層細胞的橋粒消失,因而容易脫落形成皮屑。角質層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保護皮膚免受外界的各種刺激。

神奇的鹽水科學實驗原理(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3

而皮膚附屬器官有各種腺體、導管,如小汗腺、汗管、皮脂腺及皮脂腺導管,皮膚産生的皮脂、汗液會通過汗管、皮脂腺導管排至體表,而我們每個人的皮膚表面居住着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衣原體和節肢動物等等(每平方厘米皮膚可容納多達十億個微生物群落,放大無數倍會讓密集恐懼症患者懷疑人生!)。

這些分泌物與皮膚表面的灰塵、皮屑、微生物等混合就形成了“泥”,所以我們在顯微鏡裡看到的這些爬行的白點就是螨蟲、病毒以及細菌、真菌等。

神奇的鹽水科學實驗原理(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4

大多數人認為洗澡時搓出很多的泥代表髒,但其實這是體内新陳代謝的作用結果,就算每天用力搓泥,第二天皮膚表層依舊會形成新泥。

為什麼“泥”生生不息

這是因為人體每天會有100萬~200萬的皮膚細胞産生;也同樣有這麼多的皮膚細胞凋亡,老化。除此之外,新陳代謝産生的皮屑和皮膚代謝的分泌物也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着。

所以就算我們每天洗澡将皮膚上附着的這些東西都搓幹淨了,第二天還會有新的角質細胞替補上來,很多時候,不管你動還是不動,出汗其實都在默默進行着,體溫或是情緒上的輕微變化都有可能導緻出汗,隻是有時候我們不能清晰感知。特别是在睡眠的特定階段,控制體溫、心率等的自主神經可能會加速運轉,進而使汗腺分泌汗水,這些東西與螨蟲、灰塵、細菌、病毒等相結合,造就了人類身上生生不息的泥。

神奇的鹽水科學實驗原理(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5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洗澡的原因,我們們的皮膚表面在新陳代謝的時候,還會産生脂肪酸和蛋白質,這些都是皮膚微生物的“口糧”,而氣味正是它們的新陳代謝過程産生的。

要不到10天,我們的體表就會充滿皮屑和污垢,特别是頭發,會被油脂和皮屑纏結,身上到處都會很癢,起瘡,随着覆蓋在皮膚上的壞死表皮細胞越積越多,時間長了,就給細菌、真菌編織了一張舒坦至極的溫床。進而容易造成病變的産生。脆弱的免疫系統被攻破了。

神奇的鹽水科學實驗原理(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6

為什麼不能大力搓

不過很多人為了徹底祛除這些泥,會大力地去搓,其實這樣并不好,我們剛剛說過,皮膚表面有豐富的角質層,還有脂質膜,這些共同組成了皮膚的保護結構,這種結構對外能阻擋侵害,對内能防止營養和水分的流失。而搓澡過度會破壞這種結構,減少皮膚水分蒸發和增強皮膚抵抗外界刺激能力的作用,容易使皮膚失去保護并出現皮膚幹燥、敏感等不适,一旦搓傷皮膚還會增加濕氣入侵和細菌感染的機會。

神奇的鹽水科學實驗原理(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7

尤其是冬季的時候,我國大部地區氣候受季風影響,冬季相對幹燥。而當外界濕度降低時,我們的皮膚表面的角質層的水合程度也會跟着下降,皮脂分泌減少,皮膚容易出現幹燥脫屑的情況。如果此時過度清潔,大力搓洗,會把本就相對稀薄的皮脂層徹底搓掉,對皮膚造成不利的影響。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洗澡呢?首先,洗澡時非但不宜故意大力搓洗,就連洗澡水也不宜過熱,應該用柔軟的海綿蘸沐浴露輕輕擦洗,在肘部、膝蓋等角質層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洗澡時間不宜過長,天氣寒冷的時候洗澡次數可以酌情減少到兩三日左右一洗。

神奇的鹽水科學實驗原理(為何每次洗澡都能搓出)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