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這個聽着有點奇怪的名詞,給患者也帶來了很多奇怪的疑問。為什麼有些感染疾病、風濕病、手術後都要檢查這個項目,而且是反複檢查。這個指标很重要嗎?為什麼?
血沉是臨床最常用的一項檢查,檢查方法簡單但是又很敏感,所以經常作為病情觀察和治療效果觀察的指标。那麼,什麼是血沉?
顧名思義,自身的重力可使紅細胞下沉,但是由于血漿的對流會對下沉的紅細胞造成一定的阻力,這就使得紅細胞是以一定速度沉降——這就是“血沉”。正常情況下,在下沉過程中,紅細胞和紅細胞之間先呈線串樣聚集(如同錢串一般),串的越多,重量也就增加,沉降加快,最後沉積到底部。由此可見,紅細胞錢串狀聚集對紅細胞沉降很重要。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紅細胞膜的表面都帶有負電荷,同性相斥,況且紅細胞膜外還有一層水化膜阻止相互聚合,所以正常情況下紅細胞相互之間是不太容易聚集的。
但是,有病的情況就不同了,所以說:
血沉可鑒别器質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前者血沉加快。
各種原因引起的炎症可使血沉加快。一般在炎症發生2-3天即會有血沉加快。
風濕病。血沉可作為風濕活動觀察的指标。因為風濕熱的病理變化也是一種炎症反應。在風濕活動期,血沉可明顯加快,當病情得到控制,好轉時,血沉趨于正常。
各種組織損傷,比如大手術、大面積創傷等,由于急性應激反應物質的增加,可使血沉加快。如果沒有并發症,一般2-3周内血沉可恢複正常。
急性心肌梗死也會有血沉加快,但心絞痛卻是正常,所以可以将此作為這兩種疾病鑒别的一種指标。
惡性腫瘤也會常出現血沉加快,原因比較複雜,既有應激反應物質參與,又有炎性反應和貧血的影響。在腫瘤生長迅速,出現壞死的情況下,血沉增快尤為明顯。
高球蛋白血症(聽着挺陌生,告訴您幾個疾病就知道了):肝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亞急性細菌性心内膜炎、活動期肺結核等,這些都會産生高球蛋白血症,其結果血沉加快。
高膽固醇血症也會造成血沉加快,這是因為膽固醇容易使紅細胞形成錢串形狀。
前面一直都在說血沉加快,那有沒有減慢呢?
有,隻是其臨床意義不大。有些疾病确實會導緻血沉減慢,比如巨球蛋白血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重要的說完了,還有一些注意事項給大家叨叨:
70歲以上老人的血沉會比一般人快,所以說在老年人這一參考值對診斷的意義有限。
吃飯可使血沉加快,所以血沉一定要在空腹時采取标本較為适宜。
妊娠期血沉加快,這是正常現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