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化驗單對醫生的診斷很重要,其實對孩子的家長來說也很重要。通過這張小小的化驗單,家長可以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了解孩子病情的發展,從而有針對性地護理。但是很多家長都看不懂血常規化驗單,門診醫生也沒有時間給家長詳細地解釋。轉發一篇相關的解讀帖子,原作者不詳,僅供參考。
帶孩子看病一定要化驗血常規嗎?如果孩子高燒,家長也許沒有異議。如果孩子隻是嗓子疼或者咳嗽,很多家長就很不理解。其實,化驗血常規很重要,這是判斷孩子的疾病嚴重程度和變化的一個可靠依據。因為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狀跟感冒差不多,根據血常規報告單就可以排除很多嚴重的疾病,還可以對症用藥,防止濫用抗菌素。
下面,結合一個2
歲孩子的血常規檢驗報告單,告訴大家應該看什麼以及怎麼看。
1 、CRP
CRP就是C反應蛋白,很多大醫院都開展微量血CRP的檢查。這是一個初篩的檢查,可以判斷孩子是不是細菌感染。白細胞也可以判斷孩子是不是細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細胞出現的時間更早。同時CRP還是疾病全身反應的指标,如果數值高出正常值數倍,往往提示病人身體的多個髒器受到損傷。另外,CRP還和一些嚴重疾病有關系,比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川崎病、風濕熱等。
2 、WBC
WBC就是白細胞的數量,很多家長拿到化驗單隻知道看白細胞高不高。一般來說,如果白細胞的數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細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白細胞的數值越高,說明細菌的毒力越強或者細菌的數量越多。但有時候白細胞特别高,不見得就一定是細菌感染,白細胞内還有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如果孩子患有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他體内的淋巴細胞就特别高,所以白細胞總數也特别高,可能達到20000,甚至30000,實際上這裡面大部分是淋巴細胞,而不是中性粒細胞。
3 、中性粒細胞的百分率
數值越高,說明疾病還在發展,有可能進一步加重。中性粒細胞主要是針對細菌的,當孩子的身體受到細菌感染的時候,中性粒細胞就會增加,來殺死細菌。如果中性粒細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細胞百分率相應地就要升高,說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4 、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
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說明有病毒感染。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越低,說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嚴重。如果高于正常值,說明是細菌感染。有些孩子,他們體内的白細胞總數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很高,這預示着孩子的發熱會越來越厲害。
5 、血小闆
血小闆的數值越高,說明孩子感染的次數越多。這個孩子的血小闆是正常的,很多反複感染的孩子,血小闆數值都是400萬、500萬。
6 、EOS和BASO的絕對值
嗜酸細胞(EOS)絕對值和嗜堿性細胞(BASO)絕對值,它們是判斷孩子是否過敏的指标之一。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孩子的嗜酸性細胞絕對值是,正常值是乣,高出正常值很多,說明孩子過敏很嚴重,說明這個孩子這次生病是在過敏基礎上受到感染導緻的。
7 、淋巴細胞絕對值和淋巴細胞百分率
淋巴細胞是幹什麼的呢?淋巴細胞主要通過分泌抗體來對抗病毒的。如果這兩個值高出正常值,就說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8 、單核細胞百分率和單核細胞絕對值
單核細胞是吞噬細胞,吞噬細胞對病毒和細菌都有作用,不管是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還是支原體感染,吞噬細胞就會第一個出現。單核細胞越高,說明孩子這次發熱的程度越嚴重,持續的時間也越長。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正常值不超過10,如果孩子的單核細胞百分率超過18,他一定會高燒3天以上才能好轉,不管用什麼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