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雪機噴射出漫天細雪,壓雪車轟鳴着駛過雪面,穿着滑雪闆的工作人員在山坡間穿梭……12月21日清晨,在北京2022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雲頂場館群,氣溫已跌破-10℃。
圖為雲頂場館群。
一鏟雪、一小步……上午9時,雪白的山腰處,張家口賽區氣象裝備保障團隊隊長幺倫韬和隊員金龍、何濤、王彥朝、楊津一行五人蹒跚攀爬。這一天,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45天。
在雲頂場館群,6條奧運賽道布局在四道溝的兩側。這裡将承接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及單闆滑雪空中技巧、雪上技巧、U型場地、坡面障礙技巧、平行大回轉、障礙追逐等6個項目的比賽,共産生20枚金牌。幺倫韬一行的目的,正是為百十米開外,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賽道上方的“雲頂一号”氣象觀測站,安裝備用站。
圖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賽道所在的山坡。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是冬奧會中最具觀賞性的項目之一。運動員要從平台躍起,在空間内作出各種空翻轉體動作,并最終平穩落地。裁判員會根據運動員空中、着陸動作的質量及難度系數,給出最終分數。風、能見度等氣象因素對該項目的順利舉行以及運動員技術發揮,有着極其關鍵的影響。我國此前唯一一枚冬奧會雪上項目金牌,就來自2004年都靈冬奧會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在北京冬奧會上,首次新增的男女混合團體項目,我國運動員有較強競争實力。
圖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賽道。
同樣具有很大“難度系數”的,在于對這項賽事的氣象保障。由于對風等氣象要素的精細化預報需求極高,氣象部門已在賽道周邊布設多個氣象站。其中,最早建成的“雲頂一号”因地勢較高,其數據對于整體把握賽道氣象環境,有着極重要意義。
但同時, “雲頂一号”是建站及維護難度最大的站點之一。它周圍的坡度超過45度,又陡又滑,連雪地摩托都難抵達,每次維護要消耗大量時間。為了能在賽時保障關鍵氣象數據不“缺位”,為預報提供重要支撐,氣象部門決定在這裡增設備用站,為賽時觀測、預報多加一道“保險”。
圖為隊員們用繩索牽引、拉拽才能登上陡坡。
為了建設“雲頂一号”備用站,每位隊員隻能背着20多斤重的裝備,套上冰爪,從沒過腳踝的積雪中鏟出一條路,一步一步爬上山頂,再一點一點挪到下方站點。
出發沒一會兒,他們就在“雲頂一号”前方30米左右的山坡上,停住了腳步。
“再往前就沒路了,隻有一個坡度近60度的雪坡。”幺倫韬說,一旦稍不留神滾落,就可能有生命危險。不過,這樣的險境,幺倫韬和隊友并不是第一次遇到。自七年前申奧成功之初,他們就以冬奧賽場為核心,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中建站、護站,終于讓40餘套氣象觀測站布設在賽場各個角落。
幺倫韬突然有了主意。他将繩索的一頭綁在造雪機上,中間由隊員拉緊,另一頭則纏在自己腰上,先往下當起了開路“急先鋒”。隻見他艱難地拿軍工鏟挖出了一條盡可能平整的“雪梯”。而後,隊員一手拽緊安全繩,一手提着設備,小心翼翼地踩着“雪梯”前行;有些大型設備還需要大家搭起“人梯”一個一個往下傳。
人員、設備全部到位時,已過去一個多小時。五人小隊馬不停蹄安裝設備,忙碌而有序。出發前,就隊員們根據前期積累的“一站一策”文檔信息,有針對性地攜帶工具、明确步驟。“文檔包括自動站設備信息、維修工具、維修線路、圖文說明等,是大家上山維修的指南。”楊津說。
立杆、固定、測試……不到半小時,備用站的安裝調試工作就完成了。“今天天氣難得這麼給力!”金龍說,相比幾周前更嚴酷的零下20多攝氏度,這次外出建站巡檢,相當幸福!
再回到山腰處,已是中午時分。“走,回去吃頓餃子!”幺倫韬拍了拍腿上的雪粒,跟隊員們高興地說。這天,是冬至。古人說,這是白晝最短、最寒冷的一天;但同時,也是憧憬未來,擁抱新希望的一天!
圖為隊員們準備下山,同樣需要用繩索互相牽引保護。
據了解,在冬奧會開幕前夕,氣象部門将在張家口賽區的11個關鍵站點增設備用站。他們說,賽前的多一份付出,隻為能讓比賽多一份精彩!
點擊尋找我們的氣象站在哪裡?
▼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策劃:賈靜淅 王亮 王若嘉 段昊書
作者:中國氣象報全媒體記者 李悅 王亮 賈靜淅 通訊員 王旭海
攝影:關子盛 王若嘉 段昊書
編輯:張娟 舒揚
審核:段昊書
廣告投放及商業合作請關注公衆号并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