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石斛組織培養、栽培地與栽培設施的選擇
一、鐵皮石斛組織培養技術
鐵皮石斛種子在萌發的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不能對這些因素進行有效控制變化鐵皮石斛種子的發芽率,進而影響鐵皮石斛的産量和質量。有部分學者對種齡與萌芽的關系進行研究之後可以發現,在采用組織培養技術進行萌芽操作時,選用了2- 6 月種齡的種子進行分别培養,其中種齡較大的種子在培養操作中表現出明顯的優勢,無論是萌芽時間還是萌芽率都表現為種齡越大萌芽所用時間越短,萌芽率越高。由此可見,在進行組織培養時需要優先選擇種齡較大的種子進行培養。另外,在培養基中添加适當的NAA、IAA、IBA 激素對試管苗培養的根系生長具有促進作用,為此,在組織培養的過程中為了提升幼苗的根系生長率,可以根據實際培養情況在培養基中适當添加激素,進而達到增收增産的目的。
二、鐵皮石斛的栽培管理技術
1、煉苗與出瓶
煉苗指的是将培育之後的試管苗移植到煉苗房,讓其在煉苗房内栽植3周左右的時間,在此期間内,實現試管苗對自然環境的适應的整個過程。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幼苗的葉子呈現濃綠色且根系生長到一定長度之後便可出瓶栽植。
5、栽培管理
光照。鄭勇平等認為,光照強度控制在3 萬lx 以内最适宜鐵皮石斛組培苗的生長;溫濕度。鐵皮石斛組培苗在涼爽、濕潤、空氣暢通的地方生長,其生長适宜溫度為20~30℃。夏季溫度高時,大棚内須通風散熱,同時進行噴霧降溫保濕;冬季氣溫低時,可通過加溫控制其在10℃左右即可。移栽後1 周内空氣濕度宜保持在90%左右,1 周後空氣濕度可保持在70%~80%。
三、鐵皮石斛的采收
鐵皮石斛種植2~3 年即可采收,收獲适期為“立冬”後至“清明”前,此時石斛已停止生長,莖枝堅實、飽滿、幹燥。為了可持續利用有限的鐵皮石斛資源,一般應采取“去三留二”,即采收3年及3 年以上的鐵皮石斛莖幹,留下3年生以下的鐵皮石斛以供生長繁殖。采收後,應注意及時噴施保護性殺菌劑以預防病害的發生。
就鐵皮石斛培養目前的發展形式來看,還是将縮短生長周期和擴大繁殖作為關鍵内容,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鐵皮石斛生産的産量和效率,但是質量上無法得到保證,這種快速培養方式很難保證鐵皮石斛的藥用價值。鑒于以上問題,建議在今後的栽培技術研究中更加注重對質量的控制,加強對鐵皮石斛生物特性的研究,以便于為其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長環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