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手機》裡費墨有句話:“縱然是個天仙女,也要審美疲勞啰!”(方言)且不說此人物道德好壞,就這句話,其實道出了生活中很多人的感慨——倦怠感。你感受過嗎?
倦怠。無論工作,學習,生活還是情感,都會有倦怠期。慵懶、乏味、松懈,毫無激情和想象力。尤其在夏季,炎熱的天氣,沒有風,日複一日的工作,周而複始的程序,沒有調劑的日子,不可更改的規律;每天重複着一樣的話,每月彙總着好多年不變的業務,每年走着好多年沒改的流程。能不感到單調、乏味?
又到畢業季。
臨考的前十幾天,孩子們的情緒已經低落到0度。疲倦清晰地寫在臉上,表現在眼睛裡。電風扇鳴叫着,一陣一陣的風把教室裡的燥熱湧動,空氣活躍起來,可一個個的表情依然麻木。往日的呼應與搞怪早就不見了蹤影。
教室裡回蕩着老師們略帶沙啞的聲音,隻有電風扇搖頭晃腦的規律性互動,偶爾一兩聲咳嗽,一兩聲翻書的聲響。
聽講的人仿佛睡着,但分明又睜着眼睛,搖頭和點頭差不多就是應答,沉默和略動一動,就是最積極的響應。講授的人一臉亢奮,卻也無可奈何。好像要把畢生的絕技全部傾倒而空,又好像使盡渾身解數,自己要殊死血拼。淡淡的妝容,掩不住疲憊與焦慮,臉上卻依然有職業的激情。
臨近大考,真的已經疲倦了!
這樣的情形,不止學生和教師。它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壓之下所體驗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盡的感覺,這和肉體的疲倦勞累是不一樣的,而是緣自心理的疲乏。所以,跨行業跳槽的人不在少數。
不過,說到“跳槽”,不能單從字面上來理解。這個詞的最初意思,是指男女之間在愛情上的喜新厭舊。
據明代楊慎在《楊慎詩話》裡記載,魏文帝先後寵愛過虞氏、毛氏和郭夫人,用情極不專。後來的元代傳奇,将魏明帝見異思遷的這種行為稱作“跳槽”。
雖然現在流行用在工作上,但其實,情感上也是會出現倦怠期的。
比如好多年輕人,戀愛期特别長,還有“夫妻過成兄弟”的婚姻,就會經曆這麼個倦怠期,彼此看對方哪裡都不順眼,總是想找機會争吵,彷佛對方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好在,無論哪方面的倦怠,都是有期限的。隻不過就像女性不規律的大姨媽一樣,不定期的來看望你罷了。
近年來,在銀行、機構或者公共辦事場所,都會發現,添了不少的綠植,還有很多有情調的休息角落,連等候的坐席和洗手間做了特别有趣布置。且不說來來往往的過客感到賞心悅目,就是常駐工作人員的臉上也多了幾分明媚。不得不說,這是個很美妙的創意。時時處處在身邊都有美好和驚喜。
其實這就是一種從環境上排解倦怠期的巧妙構思。
雖然,生活工作、愛情婚姻, 都是細水長流的日久天長,也可貴在日久天長的真情在。但能在不可避免的倦怠期裡調出多姿多彩、驚喜和有趣,豈不是更美好?
那就讓平凡的我們,日日精進,永遠充滿興味地,努力在平淡中編制出不易“審美疲勞”的日子吧!
好吧?!
注: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