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圍社區可以解封!”随着這聲令下,在福圍社區(下十圍)被封閉封控管理了18天的居民們忍不住高聲歡呼,紛紛按着喇叭,開着電動車、汽車,從107國道一側的卡口,走了出來。這也是原擁有9個卡口的福圍社區在進入隔離時期後唯一保留下的人員、車輛開放卡口。
7月5日晚,寶安區連續14天無新增本土确診病例,轄區内的福永街道下十圍商住街71号新藍天公寓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7月6日零時起,福圍社區封閉、封控區解封,後續将對居民繼續開展7天居家健康監測;對17個提标管控區恢複常态化防控。
即日起,寶安全區餐飲服務單位将有序恢複堂食;聚集性、密閉空間文體娛樂場所、學生兒童托管機構、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将有序恢複營業。這意味着,寶安區這一輪疫情至此已基本結束,寶安城市運轉将逐步恢複常态生活與生産。
停擺18天後的複蘇
“太開心了!”家住在福圍社區封閉區内的張阿姨,對着鏡頭開心得手舞足蹈。在其左手邊,七八名福永網格員正在合力拆除擋闆。再往前走一米,工作人員正在拆除福圍社區AB封閉區的外賣貨架,消殺人員對着已拆除的物資進行最後的消殺工作。在此之前,所有運往封閉區内的快遞、外賣等生活物資均需在此中轉,再由物資保障專員送至封閉區居民手中。
7月5日晚11點半,年輕的父母帶孩子、獨自生活的老人、結伴的年輕人,都三三兩兩地走出了家門,走到了福圍社區的主幹道福圍中路上。有的人與緻敬抗疫英雄的牌子合影,有的人舉着手機記錄下“解封”前的最後一刻,有的人在鏡頭前高聲歡呼,有的人正在清掃店面準備第二天開門營業,有的人什麼也不做隻是饒有興緻地看着這一切。這一晚,各人各有形态,卻又都在等待零時的到來。
秒針走過零時,福圍解封了!原本不算擁擠的福圍中路,開始變得有些擁堵。去海邊轉轉、去見女朋友、去漫無目的透透氣,一輛輛車正在緩慢開出社區。從107國道一側的卡口往西望去,福圍中路燈火通明,紅色的車燈亮滿一路,機場的塔台在遠處閃耀着。
在停擺了18天後,生活又在這裡複蘇。家家戶戶都重拾未完的事情,讨論明日的安排。位于封閉區内的“幸運之星”便利店第一時間開門營業,居民張先生對着鏡頭“喊話”——感謝醫護人員,感謝所有工作人員,大家辛苦了!
熙熙攘攘間,34374名福圍居民正在回歸他們熟悉而又久違的一天。
與疫情傳播賽跑
把時間撥回6月18日,疫情洶湧而至。寶安全區全力以赴守住中國南大門,在福圍社區抗擊疫情的主戰場上,上演了一場與疫情傳播賽跑的加速賽,為全國疫情防控貢獻了寶安經驗。
6月18日,據市衛健委消息,深圳新增2例新冠肺炎确診病例,其中1例為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某餐廳服務員,居住在寶安區福永下十圍商住街71号新藍天公寓。
警報響起,立即響應。寶安區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第一時間成立了現場指揮部,同時對确診病例活動的福圍社區進行圍合管理,對确診病例所居住的新藍天公寓實施硬隔離。當晚,寶安區所有公辦醫院都派出了醫護人員馳援福圍社區防疫一線。
6月19日,寶安區福永街道下十圍商住街71号新藍天公寓由低風險地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對新藍天公寓及周邊160棟7682人進行封閉管理,對新藍天公寓所在的社區755棟樓、26692人進行封控管理,實行隻進不出。
6月21日,深圳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診病例,居住在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東福圍西街3号。當日下午,根據專家組研判建議,寶安及時發布2号通告,全區所有餐飲服務單位暫停堂食,564家文體娛樂場所全部暫停營業。至此,寶安區抗擊疫情警報全面拉響。
6月22日至23日、6月27日至28日,寶安區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均在36小時内完成500餘萬人采樣、48小時内完成檢測。在6月28日結束的核酸檢測中,寶安區用44小時完成524.8006萬份核酸檢測,全員陰性。
在福圍社區抗擊疫情的主戰場上,疫情的發展牽動着市民的心,與此同時,另一考場也備受關注。6月26日,2021年中考正式拉開帷幕。位于福永街道的下十圍小學,作為全市唯一一個隔離中考點接收來自福圍社區封閉區、封控區内的百餘名初三考生。
為保障福圍社區封閉區、封控區内中考考生的健康安全,根據寶安區2021年中考防疫隔離考點“1 2”方案,33名封閉區考生,在封閉區網格員引導下,趕往下十圍小學中考隔離考點。而74名封控區考生,也由早已設好3個固定電瓶車接送考生點。封閉區考生,每4人一間考場;封控區考生每9人一間考場。
6月28日下午4點多,在下十圍小學參考的107名考生,順利完成考試。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輪疫情發生後,作為空港樞紐,寶安對機場、港口工作人員實施閉環管理。寶安協助機場集團,立即将參與6月10日CA868航班處置的602名機場海關、邊檢、機場集團工作人員及15名轉運組工作人員納入集中封閉管理;按照機場區域從業人員居住分布,劃定17個社區和50個小區、樓棟為提标管理區,區内人員嚴格落實“七天三檢”和“兩點一線”閉環管理。
在寶安全員抗擊疫情的同時,南都記者在實施隔離管理的第二天便來到福圍社區,直擊封閉管理現場,又在随後的6月22日、7月1日、7月4日、7月5日,共5次來到福圍社區,時刻關注着疫情發展。
“寶安的防控舉措是根據各級專家的實際調查、專業研判共同制定的,對快速切斷傳播鍊條有信心。”深圳市預防醫學會理事、流行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吳泰順表示,“在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傳播規律還沒有100%摸透,以及流行病學調查未全面完成的情況下,暫停堂食、暫停開放休閑娛樂等公共密閉場所,将為溯源傳染源、切斷傳播鍊赢得時間,有效保護市民的生命健康。”
幫喂寵物貓、接力照顧獨居少女
24小時在線接聽居民需求
這一輪寶安抗擊疫情的勝利,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工作人員、醫護人員、志願者、防疫消殺人員,還有廣大封閉區、封控區居民的迅速響應、全速迎戰、全員出擊。寶安用行動證明:“寶安人民在面臨重大考驗時,心中有國家,心中有大愛。”
“沒想到我就吭了一聲,那麼多人都過來幫我。”家住在下十圍福海市場的張女士,因工作關系,在全面封閉當日未能趕回家與14歲的女兒小琪一同在家封閉。擔心着孩子獨居時的飲食和學習問題,6月27日,張女士撥通了福圍社區的熱線電話。這是寶安區為解決居民居家隔離所需而公布的3條服務熱線,由服務投訴受理組每5人一班、24小時在線接聽。
令張女士沒想到的是,原本隻是抱着試一試的想法卻收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27日上午,服務投訴受理組在收到張女士的訴求後,立馬安排專人跟進小琪的生活需求。泡面、牛奶、新鮮的水果、熱騰騰的飯菜、2支簽字筆等生活學習物資都被一一送到小琪手中。每當工作交接時,小琪的最新需求和進展也會及時公布在工作群内,方便下一班人員更好地了解和服務。在一班班接力中,小琪順利地度過了在封閉區的獨居生活。
“媽媽,叔叔阿姨都給我送了好多東西,我給他們錢,他們都不要。”聽着女兒在電話另一端如此講述着,張女士一時間落下了眼淚。來深圳務工20年,張女士從沒碰到過這樣大的事,也不曾想會接收到如此多的善意和溫暖,“我不知道說什麼才好,隻想給他們每個人都點個贊,應該是給他們點10個贊都不夠!”
幫居民喂養寵物貓,淩晨4點幫封閉區商鋪加大排水,給不懂網購的獨居老人送上生活物資……真情和善意在隔離中的福圍社區裡悄無聲息地流動着,工作人員在寸土之間展現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社區中430名70歲以上的老人,服務投訴受理組每日均會主動緻電詢問居民狀況,及時跟進需求。來自服務投訴受理組的劉雯表示,“正是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小事的累積,才讓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3條服務熱線收集訴求超3000條,及時協調解決群衆訴求。此外,心理熱線服務290人次,服務時長近3000分鐘。
一口氣爬5棟樓
醫護人員逐戶“掃樓”
“我習慣站着給居民做核酸,站了兩天之後,腳背上就壓出大拇指那麼大的水泡。”每天站至少4、5個小時、一擡腿卻發現腿麻了、一脫鞋發現腳上生了壓瘡,這是疫情處置組醫護人員成曦所不為人知的日常。在福圍社區,成曦常常一天要為五六百名居名做采樣。
除了為封控區居民采樣,成曦還得支援封閉區,一家家上門采樣,醫護人員稱之為“掃樓”。有一次,在封閉區“掃樓”的過程中,成曦和其餘9名醫護人員在一天之内上上下下爬了5棟樓、每棟樓采樣40多位居民,汗水在背上流淌,袖口處兜滿了水。“有時爬五六層,有時爬七八層,還有九十層,記不住一共爬了多少層,注意力都在居民身上。”當天中午,在脫下防護服後,成曦看着眼前的飯菜,卻沒了胃口,隻想大口大口地喝水。緩過神後,成曦逼着自己扒了幾口飯,在一個沒人的角落裡,躺在地上眯了一覺,準備醒來後再接着幹。
高溫、汗水、爬樓梯,三者因素的疊加,讓穿着防護服的成曦時常連腳都擡不動、氣也喘不動。可每當聽到那聲“謝謝”時,成曦仿佛又充滿了力量。“上至90歲、100歲的老人,下至剛學會說話的小寶寶,所有人都和我們說聲謝謝,那一刻,真的覺得雖然很累,但是很暖很暖。”
實際上,來自松崗醫院的成曦在接到馳援福圍社區的緊急通知後,就将正生病的3歲的孩子交給了家人。作為一名黨員,成曦說,“當時也沒考慮這麼多,有任務就得去執行,身為醫護人員、黨員,就要站出來。”
據了解,在封閉區内,将采樣人員和工作人員分成若幹核酸檢測小組,對160棟居民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嚴格落實前七日每日一檢,後七日七天三檢。截至7月3日,封閉A區、B區和封控區已分别開展9輪、8輪、6輪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隔離18天
17個寶寶平安誕生
“我想回老家生孩子,現在怎麼辦?”6月19日,封閉封控第二天,孕期38周的劉女士打了11次社區生活熱線電話,焦急地表示,自己要出去進行産檢。此外,目前在她身邊生活的隻有她的丈夫,對料理孕産事務一竅不通,照顧人手不足,因此希望能回老家進行生産。
“社區工作人員聯系了我們,我們安排了心理咨詢師對劉女士進行安撫和心理疏導,随後我們對生活在裡面的的孕産婦情況進行摸排。”福永街道婦聯主席劉楓表示,為了緩解新手媽媽在臨近臨盆時的焦慮情緒,寶安區婦聯牽頭成立福圍社區防疫“安心”熱線專班,開通24小時心理服務熱線,按照孕期分别組建“14周以内孕媽”“14-22周孕媽”“23-35周孕媽”“35周以上準媽媽”以及“小兒内外科”5個微信群。
據了解,福圍社區共有124名孕産婦。寶安區婦幼保健院、福永人民醫院安排婦産科、小兒内外科專家進駐微信群,為孕産婦進行一對一線上心理安撫、問診、答疑解惑。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解決封閉控區孕婦的産檢難題,6月23日,寶安為孕産婦在福永人民醫院開通了封閉封控區孕産婦産檢通道,為每位孕産婦提供“1對6”服務。據悉,每位孕産婦進出福圍社區均通過負壓120救護車進行轉運,院内每做完一次産檢就進行一次終末消殺,救護車再接下一個孕婦進行産檢。
當120救護車将孕産婦送達醫院後,6人組成的小組将孕産婦安全送至封閉封控病房進行産檢。6人分别是産科醫生、b超醫生,以及負責抽血、消殺、引導和發熱門診收費的4名護士、工作人員。對接送到醫院生産的産婦,除安排上述服務外,還安排單獨的待産房、産房和病房。據悉,在福圍社區隔離期間,3批次共33名孕婦在福永人民醫院安心産檢。
截至7月5日,17名寶寶在福永人民醫院、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和寶安中心醫院順利誕生,母嬰平安。其中在福永人民醫院産下的有13個寶寶。
啤酒、煤氣罐、18個西瓜
物資24小時無間斷派送到戶
在福圍社區隔離期間,各類生活物資在進入封閉區之前,都得經過中轉站,再由物資保障專員配送至居民手中。來自現場管控組同時來自福永網格辦的網格員陳立輝便是其中一員,啤酒、奶粉、大米、煤氣罐,陳立輝都送過,甚至有一次,三四個工作人員一同送了18個西瓜爬上3樓,每一個西瓜都有十多斤重。一個人扛不起,就兩個人擡;兩個人搬不動,就三四個人用小推車拉,“每次出來,脫下防護服,都是一身水一身汗”,陳立輝說。
自施行圍合式封閉管理以來,福圍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保障問題,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據了解,自本輪疫情發生以後,福圍社區建立三段式24小時物資保障體系。在封閉區内,居民可線上下單,由219名物資保障專員每天24小時無間斷派送到戶,并為封閉區居民每戶免費配送一箱方便面作為應急食品。在封控區内,按照居民生活區劃分下沙、下沙南、廣生三片區,成立“三片區六縱隊”後勤保障小組,确保群衆生活保障充足、物資配送到位。累計出動工作人員超1萬人次,配送快件3萬餘件。
除了配送物資,進行人員核查、建立工作台賬也在現場管控組的服務之列。為了核實信息,陳立輝及其同事需要不斷打電話詢問,“一天打幾千個電話,打到電話被移動公司标為異常、瑣死”,同時,為了清查社區裡實際人數,工作人員一戶戶爬上去、敲開門,來核實數據,“每天的步數都是兩萬七、兩萬八”。
“有一位居民的老婆即将要生孩子,也是我們幫他們聯系的120。”陳立輝表示,現場管控組作為抗擊疫情戰場中的“前哨”,時常是處理居民最直接、最緊急的訴求。“給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送藥,也是在我們的服務事項之中。”
為支撐起如此龐大而又細緻的工作,寶安區第一時間開展全區戰時動員。區四套班子領導、處級幹部按挂點街道、挂點社區、挂點網格全部下沉一線,全面落實“每天一次工作例會、每天一次形勢研判、每天一次問題梳理、每天一次難題協調、每天一套任務表格”的“五個一”機制,全面統籌街道、社區、網格的疫情防控、疫苗接種、核酸檢測、人員核查等工作。
臨近解封日期,陳立輝及其同事也陸續收到來自居民的感謝——每個人一束鮮花、一幅親筆書寫的字畫、七八封感謝信,真心的付出得到了回應,“也真心感謝大家的配合,才換來了今日的勝利。”陳立輝說。
采寫: 南都記者 蔣津津 吳春熠
攝影:南都記者 趙炎雄 霍健斌 黃詩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