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是作者着力刻劃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性格十分矛盾複雜。他是封建階級的叛逆者,又具有公子哥的惡習;既體貼愛護女兒,又會在惱怒時責罵踢打奴婢;愛情是純潔專一的,卻又與襲人曾有巫山之會,幻想死後有二、三個女兒同他一道化作雲煙。高手作家不僅能寫出人物的複雜矛盾思想性格,更能妙筆生花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
縱讀《紅樓夢》,我們可以發現寶玉的思想性格有兩個最主要的特征:一是“愚頑怕讀文章”;二是“最喜在内帏厮混”。
寶玉最憎惡别人勸他讀書仕進,斥那些人為“國賊祿蠹”之流。他之所以鐘情黛玉:正因為“林妹妹不曾說這些混帳話。”寶玉的“愚頑怕讀文章”實際上不讀的隻是《四書》一類的儒家經典(從前十回寶玉與襲人、賈政的矛盾即可看出此點)。至于其他的書,寶玉讀過不少,在人們心目中他還是一個“雜學旁收”的人(第八回)。明清時期,八股考試出題即選自《四書》文句,而寶玉最厭惡仕途經濟功名利祿,再者,從儒家經典中,他還看出最貶女子,這更違背了他的心願,所以便“愚頑怕讀文章”了。
由于賈母、王夫人的寵愛,為寶玉提供了一個和衆多女兒相聚相樂的環境。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他逐漸發現了衆女兒純真聖潔的人性美和她們的詩情才氣。這與他所聞所見的男子對比,他更認識了衆女兒的真善美和男人們的假惡醜。于是,他産生了一個石破天驚的可貴思想:“凡天地山川靈秀隻鐘于女兒,男子不過是殘渣濁物”,“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
必須提及的是,寶玉“愚頑怕讀文章”、“最喜在内帏厮混”包含着進步的社會内容:封建社會的蒼天已不可補,就不該屈從僵死的仕途經濟、為不可救藥的社會效命,而應充分發揮人性,重視包括奴婢在内的人的生命價值。
他“最喜在内帏厮混”,“甘願為諸丫環充役”,正是用人性去關懷體貼衆女兒。提醒齡官避雨,排散晴雯的怨氣,悼念金钏的慘死,替平兒理妝對其命運的同情,對鴛鴦遭遇的哀歎,為晴雯兩請太醫親驗處方,給藕官燒紙違願開脫責任,安排襲人照管芳官的生活,遣芳官給柳五兒玫瑰露,替彩雲承但偷茯苓霜的過失,關照香菱換裙時他的心理活動以及他平日對衆女兒的憐愛照顧,都包含着對下層女奴悲慘遭遇命運的極大關注,含着深刻的人道主義。《芙蓉女兒诔》更打破了森嚴的封建宗法制和等級制,閃爍着愛憎分明、平等民主的思想火花,銘刻了他對睛雯的最大同情和敬愛。一個貴公子能給予奴婢的,他都給予了,他和衆女兒的愛情,不是一種普通的男女之情,而是升華為一種純潔高尚的人性複歸的人間真情。至于對同是主子地位的衆姐妹們,他更是時時惦記她們于心中了,自不必言。
可以認為,在賈寶玉身上體現了整部作品的主旨,曹雪芹對封建社會的一切思想和制度提出了大膽反叛,在中國文學史上,他第一次呼喚尊重人性、重視人的生命價值,無疑,曹公的思想已遠遠領先于那個時代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