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我國曆史上重要的朝代,也是最後一個朝代。人們習慣于将清朝視為“落日的餘晖”。盡管是一輪即将西逝的落日,也蘊藏着巨大的力量。其中,康乾王朝時期是清朝的鼎盛時期,當時國力強盛,經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曆經了一百多年,堪稱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
其中,康熙王朝是盛世的開始。提起康熙王朝,就不得不說到九子奪嫡這一事件。康熙一共擁有35個兒子,20個女兒,但由于各種原因,實際上成人的 ,卻隻有20個兒子和7個女兒。也就是在這二十個兒子之間,産生了九個争奪皇位的兒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其中四阿哥胤禛最終勝出,取得了皇位,這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雍正帝。
這20個兒子中除去這九個兒子之外的其他的兒子,要麼因為年紀小無法參與奪嫡,要麼就是沒有奪嫡的能力,隻有一位,雖有奪嫡之力卻無奪嫡之心,淡然處之,最終善終,甚至活到了七十八歲高齡。他就是十二阿哥胤祹。
(一)、出身低微
胤祹的生母是定妃,萬琉哈氏,是滿洲正黃旗人,她的父親是正五品郎中,家族并不顯赫。康熙十二年(1673),萬琉哈氏參加内務府選秀,獲選入宮成為宮女。定妃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之前甚至都沒有獲得過冊封,而是以庶妃的身份存在,而當時定妃已經整整57歲了。直到康熙五十七年(1718),康熙皇帝下令要将幾位年歲已高并且育有皇子的還未受封的嫔禦封為妃嫔,至此,定妃才正式被冊封為定嫔。由此可見,他的出身并不顯赫,也沒有足夠強大的後台。但也正因如此,才讓他遇見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人——蘇麻喇姑。
(二)、蘇麻喇姑對他的影響
由于定妃家庭背景并不顯赫,胤祹從小就在蘇麻喇姑那裡長大。蘇麻喇姑是孝莊皇後的侍女,跟随孝莊皇後陪嫁進入宮中,深受孝莊皇後的寵信。她雖然出身于一個普通的牧民家庭,但是卻聰敏機靈,美麗動人。她勤奮刻苦,在孝莊皇後的幫助下學會了滿文,從而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養;她心靈手巧,憑借自己聰慧的頭腦和一雙巧手,設計出了清朝上下冠服,在繼承傳統式樣的基礎上,吸收借鑒北方各族服飾的長處,為世人認可,她也因此深受衆人喜愛和愛戴。
不僅如此,她還是康熙帝的啟蒙老師,康熙帝有時甚至直接叫她額娘,她與皇家的關系之親厚由此可見一斑。而胤祹就是在蘇麻喇姑那裡被撫養長大,蘇麻喇姑雖然與皇家關系親厚,但卻十分清醒地認識到深知自己仆人的身份在奪嫡方面無法給胤祹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助益,加上蘇麻喇姑與世無争的性格,胤祹從小就被教育要懂得忠君愛國,明哲保身。蘇麻喇姑還教育胤祹要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守好自己的本分,也正是因為長期受這種思想的影響,胤祹對于皇位并沒有什麼太大的想法,更多的是選擇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淡泊名利。
這種性格對胤祹的人生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康熙王朝時期,康熙帝對他很是寵信,曾經任命他主持正白旗事務,到康熙末年,他依然擔任着鑲黃旗滿洲都統的職務,而在此之前,這個職位一直由皇帝嚴格把控,極其重要,由此可見胤祹的受寵信程度。但即便是這樣的重權,身居如此高位,胤祹也沒有任何奪嫡的想法。
(三)明哲保身,低調處事
正是因為胤祹的不争不搶,在雍正帝即位之後,殺了好幾個兄弟,卻留下了胤祹,并且還授予了他官職。即便在此期間,雍正帝也曾經對胤祹進行過打壓,将他降為貝子,他卻一直雲淡風輕,本本分分,忠君守己,最終雍正帝才放下了戒備。雍正後期,恢複了胤祹的爵位,并且将禮部事務交予胤祹的手裡,甚至後來還下旨任命他管理禮部等事務:“……其宗人府一切事務既有履郡王管理,果親王亦停其監管……”乾隆時期,胤祹也被委以重命,甚至在他65歲時還被任命為“會典館”總裁。
胤祹最終得以善終,不僅活到了78歲的高齡,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淮南子•主術訓》曰:“淡泊以明志,甯靜以緻遠。”大抵如此,不争不搶,随遇而安,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追求内心的淡泊和甯靜,也許是人生的不二之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