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我在頭條問答的解答,現在搬運到這裡。
以下,是最近很多人對我說過的話。他們的話是反诘我:“科學是方法,但是科學是唯一的方法嗎?如果你說科學是唯一的方法,那麼你就犯了唯科學論的迷信。你就是迷信科學。”至于為什麼他們會認為“必須用科學以外的方法了解世界”,這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基本概念,有很多錯誤的認識,比如他們這樣的認為:
1,科學僅僅是世界上衆多理論知識的一種,而玄學理論知識很可能也是正确的,隻是科學理解不了。比如,靈魂出竅,玄學解釋的就很清晰,而科學理論無法解釋。
(“懷疑探索者”按:科學具有一元性,什麼意思呢,就是在知識領域,科學具有唯一的解釋權,也是最高的解釋權。在獲得知識的途徑上,科學是最靠譜的方法。科學不承認玄學,也不承認玄學的解釋,因為玄學是沒有任何可以驗證真僞的實驗步驟的。科學的核心不在于解釋,而是在于實驗。沒有實驗的解釋,充其量是哲學,算不上是科學。)
2,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不能就判斷它們不存在。比如,以前經絡穴位科學解釋不了,現在也有了科學的解釋。
(“懷疑探索者”按,就目前來看,說“科學不能解釋xxx”的人,他們自己所有的“不能解釋”,源于他們的無知。他們不能解釋,不代表别人不能解釋。很多他們自以為是的“神迹”,其實早就被拆除或者有了科學解釋。理論上說,隻要科學一直發展,就沒有不能解釋的東西。哪怕是不能實驗證明的“終極問題”,比如“平行宇宙”之類,科學一樣有自己的解釋,即數學解釋。
這裡,很多人以為了解的“解釋”,其實是胡亂解釋。比如,說經絡穴位也有了科學解釋,或者說科學發現了鬼魂,這些解釋都沒有任何科學共同體承認,而是來源于娛樂性的自媒體。可以說,它們都是僞裝為“科學解釋”,本質上還是騙局和僞科學。)
3,科學還不夠發展到極緻。既然沒有到極緻,所以世界上還有很多東西需要玄學等科學以外的方法賴解釋。我相信,玄學的層次要遠遠高于科學。
(“懷疑探索者”按:科學能不能發展到“極緻”,與科學“不能解釋”之間沒有任何關系。很多東西科學暫時不能解釋,是由于缺乏資料,或者原本就不存在。科學有自己的研究範疇,不能随便亂解釋。比如,你說地獄的一個保齡球有800千克,請科學來解釋。但是,科學不承認超自然和形而上學,對它們的看法是,這些都是多餘的假設,所以根本不會也不必去解釋它們。
還有人說,地球上的科學沒有資格解釋無窮的宇宙。可惜,它們還是不能理解科學。科學是尋找一種事物的本質規律,比如,知道一粒鹽的原子排列的順序和規律。雖然宇宙很大,但是它也是有一定的物理規律的,宇宙不是随心所欲的存在,否則物理規律就會随随便便被打亂,這個宇宙将無法理解。實際上,宇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宇宙的規律是确定的,不可動搖的。所以,宇宙是可以被探索和理解的。隻要掌握了規律,一直探索下去,就能在人類理解能力的範疇内正确的描述宇宙。)
4,科學的核心就是探索,科學不能否認未知。
(“懷疑探索者”按:科學的核心不是探索,而是尋求最可靠的知識。民科也是探索,但是探索的方向完全錯誤了也是白搭。我們當然要鼓勵探索,但是更應該鼓勵“合理的探索”。胡适曾經說過,科學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其實,更加合适的方法是,“合理假設,小心求證”。最高的想象力是有制約性的。
對于“否認”,很多人也不能做正确的理解。實際上,科學是否認已知,而不是否認未知。已知的,很多都來源于個人的經驗或者主觀體驗,甚至還包括了古老的傳說。但是,這些往往都是不靠譜的,隻是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有認知缺陷。比如,很多人口口聲聲的說自己看見了“靈魂出竅”,其實不過是他們患有一種精神疾病而已。
而否認已知,就是科學已經對這些“已知”的“現象”早就研究和解釋清楚了,可以判斷某一個事物是不存在的。比如,科學判斷心靈感應是僞科學,是不存在的。這個就是科學上的已知。很多人認為心靈感應是科學還不能判斷的未知,這僅僅他們的一廂情願。實際上,科學早就對心靈感應之類是已知的,那就是,它們不存在。
那麼,科學會否認什麼呢?這裡要重點說明,對于真正的未知,比如“磁單極子”之謎,“大統一理論”之謎,科學從來不否認它們存在,即說磁單極子是不存在的,或者武斷的說,永遠不可能讓四大基本力統一。科學否認的,是已知。或者,科學認為某一個說法是“多餘的假設”,沒有必要去定義它的特性。因為它們根本不屬于“未知”的範疇,而是屬于“多餘的假設”的範疇。)
5,科學也是一種迷信,我們不能迷信科學。
(“懷疑探索者”按:迷信是沒有理由的相信,而科學恰恰是追尋理由的地方。科學把道理講得如此明白,讓你覺得不相信就未免太傻。所以“迷信科學”或是“科學迷信”就像“方的圓”或“圓的方”一樣,是自相矛盾不能成立的概念。隻有受教育程度所限,無法理解科學道理的人,才會把科學看得像神話一樣不可思議,說出“科學迷信”這樣不通的話來。
有人辯稱:“科學不是迷信,但一味贊同科學的态度就是迷信”。
其實,科學是最動态、最開放的方法體系,科學不等同于科學理論,科學沒有不能研究、談論的禁區,“一味贊同”的态度,絕非是科學所提倡的态度,最多是科學素養不高的人盲目信任某個科學理論,或者盲目信任某個權威人物、權威機構——而科學理論如果具有缺陷,不管多久總是會被後來人所修正。
所以“一位贊同”對“維護”科學并沒有任何實質意義。而這種“一味贊同”,恰恰是科學本身最加以反對、批判的東西,“一味贊同”正是脫離科學的本意,怎麼會是迷信科學呢?
溫伯格在《湖畔遐思:宇宙和現實世界》中做如下闡述:
在科學上我們也有我們的偉人,如愛因斯坦,他毫無疑問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但我們并不會将他們視為永遠正确的聖人。對于那些平時尊重獨立思想和正視矛盾,即特别是在涉及宗教問題時愛默生所推崇的人格的人來說,科學上的例子對傳統宗教中的權威會産生負面影響。這個世界需要有偶像,但聖人可以少些。
前面已經知道,所有的科學家都承認科學不是萬能,有其局限性,不能包打一切。那麼,對科學的“盲目信賴”會不會存在呢?比如說,看見“科學界”某些人說某個事物是對的,就一緻拍手稱好。
其實,這種“信賴”與科學無關。科學精神的本質是隻認證據和事實,把權威看的一錢不值。任你是名校長、大科學家、名牌教授、諾貝爾獎獲得者、超級大國總統,如果拿不出可以檢驗的讓人信服的證據,我們就一概保持懷疑。與之相反,迷信不要證據,服從權威。
我舉一個例子:
有“真\僞專家”打着科學的旗号兜售所謂的“高科技保健品”,比如“離子水”,普通民衆由于缺乏科學認知,一看,嗷,是“專家”推薦的,似乎“很科學”,便選擇了盲從。
其實,民衆對之迷信的本質是“缺乏判斷力——迷信僞裝成代表科學的權威”。說穿了,還是迷信了“個人權威”。
不管這些“專家”是不是真的,也許他是一個名流,但拿不出确鑿的證據證明其推薦的保健品确有療效,我們就不認可他的說法——不管他是教授、院士還是部長——這樣才是不迷信的态度。
由于科學素養不高,錯誤迷信“個人權威”的行為,恰恰不是迷信科學,而是脫離了科學。而科學精神就是保持對“權威”的質疑,是“動态開放的方法”,科學本身恰恰最不迷信任何權威,把權威看得一錢不值。再說,僞保健品本身與科學無涉,就是迷,也不會是迷信科學,而是迷信僞科學。
所以,“迷信科學”本身就是一個語言思維邏輯上的悖論,正确的表達是“迷信了披着科學外衣的權威”,而科學隻信服證據,不迷信權威(包括科學家),把拿不出确鑿證據的權威看得一錢不值,迷信權威這樣的态度是被科學精神所嚴厲批判的。
朱清時就是一個反面的例子,他是一位有貢獻的化學家、高居中科院院士,但他宣傳迷信和僞科學。雖然他是某個研究領域的專家權威,但支持朱清時的僅僅就是宗教徒、玄學愛好者,沒有一個嚴肅的科研工作者認同他的觀點,科學界對他的言論多予以批評,他的院士的帽子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原因就是科學界推崇的是證據,認事實說話,而不是認帽子說話。)
文/懷疑探索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