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憲與老師孔子的對話還沒有完,讨論完邦無道谷不谷的問題後,原憲還進一步請教了自己由仁的理解,原憲認為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不為惡,應該算是“仁”了吧。沒想到孔子很有藝術性的告訴他難得啊,不知道!估計原憲心裡也在嘀咕,不是就不是呗,非要說個不知道。這段對話是《論語.憲問篇》第一章的後半段,其原文是接着前半段的,“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原憲的心裡活動可沒在其中,是本人想當然爾。
先看看 “克、伐、怨、欲”分别是什麼意思,“克”字作為象形字,是一把石斧直向一頭張着嘴的猛獸砸去,表示戰勝的意思,在這裡引申為争強好勝的意思;“伐”字本義指用武器擊殺,泛指砍斷、征讨,又假借為自我誇耀,這裡就取其自誇、自我炫耀的意思。;“怨”字好理解,就是字面怨恨、忿恨的意思;“欲”也沒有什麼難懂的,就是貪欲的意思。
了解了以上四個字的意思,原憲與孔子這段的對話的意思也就比較好理解了,原憲問“好勝,自誇,怨恨與貪欲,這四者都能通過嚴格約束,使自己身上沒有這些現象,可算得上仁嗎?”孔子說:“可以算的上難得了。若說算不算的上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原憲之所以會問這樣的問題,朱熹夫子認為“原憲以其所能而問也”,意思就是原憲能嚴格約束自己,能做到不行“克伐怨欲”,所以想問問老師自己這樣是不是算得上“仁”了。都問到這份上了,還說自己能不“伐”嗎?不過,朱熹夫子的理解也是他想當然爾,原憲怎麼想他也是靠猜的。
對于孔子的回答其實很好理解,因為不惡與好完全是兩回事,克伐怨欲隻能算是不惡,對于良好的品質“剛、毅、木、讷”孔子也隻是認為它們屬于“近仁”而已。到底怎樣才算仁呢?孔子說的很清楚啊,“克已複禮為仁”!“克、伐、怨、欲不行”隻是克已,你不能把“複禮”給丢了啊,遇事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孔老夫子當然不會認可了。
但是為了不打擊提問者的積極啊,孔夫子隻好說難得啊,但是算不算得上仁,我就不知道了。孔夫子還想呢,萬一我說個不算仁,再被後世那幫腐儒解讀成不行克伐怨欲不算仁,那我行一行克伐他欲是不是就算仁了呢?
另,可能還有人不了解,克伐怨欲現在已經成為漢語成語了,反正在學論語之前我是沒聽說過這個成語。此成語的意思是指好勝、驕傲、忌刻、貪婪四種惡德,也指關于四種惡德的理論。此成語怎麼用的問題,找了下度娘,示例:清·俞正燮《癸巳存稿·于謙獄論》:“萬曆甲辰九日,東林會講克伐怨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