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車企被曝欠薪停産。據電動知家報道,一名河南三峽速達電動汽車公司員工投訴:去年5月,該公司讓員工一人交訂2萬元車款,後續不買車則在7月份退款,但目前隻退還了一萬元,剩餘款項目前無人退還;除此之外,該公司欠薪問題也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從2021年開始社保也一直處于欠費狀态。
對于這一媒體報導,河南速達汽車目前并沒有回應。
據了解,早在2020年速達汽車就相繼被曝出欠薪,之後接連不斷有員工投訴、讨薪。2021年12月14日,三門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回應:“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受自身經營不善、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目前處于停産狀态。開發區管委會就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拖欠員工工資和欠繳社保費問題,對該企業進行了多次約談,督促企業落實責任、采取措施及時化解欠薪隐患,全力做好職工思想疏導、困難職工幫扶等工作,切實妥善處理好拖欠工資問題。同時,開發區管委會積極采取措施,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産經營困難,促進企業逐步實現規範化管理。2021年10月,市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分别成立三門峽市推動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相關工作領導小組、開發區推動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複工複産工作專班,安排專人針對速達問題開展招商引資、清産合資以期早日解決速達系列問題。下一步,開發區将督促企業盡快推進戰略重組工作,同時積極做好對員工的解釋安撫工作,争取員工的理解支持,妥善處理矛盾問題,與企業共渡難關,維護好社會穩定”。
來源:人民報-領導留言闆
目前在人民網“領導留言闆”上,也不斷有網友反映該公司欠薪問題。今年6月7日,有網友留言稱:“由于該公司發放工資不及時,2021年1-2-3-4月工資不發,醫保和社保欠繳。我于2021年4月被迫離職。截止目前為止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不發工資,不給繳納醫保和社保……”
來源:人民報-領導留言闆
資料顯示,2010年,陝西人李複活成立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達汽車”),此後開啟造車之路,但其發展并不順利。速達汽車是一家來自河南三門峽的汽車制造企業,成立僅三個月便被寫進2010年11月的《河南省電動汽車産業發展規劃》,并聲稱到2015年要形成純電動微型和中級轎車10萬輛生産能力;成立半年後,三門峽市政府也出台了《三門峽市電動汽車産業發展實施意見(暫行)》,将速達科技的電動汽車項目作為重點發展對象。
此後速達汽車在三門峽經濟開發區開建第一期工程,征地826畝,2012年4月21日,速達汽車開發出第一輛純電動轎車,一年後開始招募代理經銷商。2015年下半年,速達汽車開始出現拖欠員工工資、供應商貨款情況。到了2016年4月速達汽車生産基地已陷入停滞狀态。
原本以為速達汽車造車之路就此結束,但在2017年3月28日,速達汽車年産10萬輛純電動汽車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2019年1月4日,正式通過國家工信部認證;随後的2月14日進入國家工信部汽車生産企業目錄,成為全國第11家、河南省第1家獲得發改委和工信部“雙認證”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産企業。
2019年3月20日,速達汽車首款量産車SA01正式下線,兩天後宣布簽下德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别克斯坦3年總計23萬輛的銷售協議。量産車下線後的3個月,速達汽車簽訂國内外采購訂單41.1萬輛,其中大部分來自海外。
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速達汽車首款車型下線後,2019年下半年,三門峽與北京緻雲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緻雲)聯姻,希望通過“内培外引”的方式打造新能源汽車産業鍊。此後北京緻雲“内培”速達汽車,“外引”*ST猛獅、保力新、京威股份等上市公司或項目。2019年9月2日,三門峽市國資委旗下的三投集團與北京緻雲和河南高科技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高科)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聚攏資源,通過“内培外引”的方式一起注資速達汽車,在此背景下,也令速達汽車造車信心倍加。但好景不長,在三門峽的“外引”項目中,很快*ST猛獅投資25億元建設的三門峽5GWh高端锂電池生産項目出現停工,在“内培”方面也未能遂願。
據相關财報披露,2016-2019年期間,速達汽車淨利潤分别為-2543萬元、-3225萬元、-3.06億元、-3.67億元,近四年累計虧損7.3億元。而速達汽車簽訂的41.1萬輛訂單,也直至2020年4月才德國出口了第一批200輛車。按照計劃,德國這一訂單原計劃為500輛,鑒于當時疫情影響才更改為為200輛,需要注意的是,當年速達汽車創始人李複活曾表示2020年計劃向德國出口1.2萬輛純電動汽車。
速達汽車官網顯示,目前其共有兩款在售車型,分别為SA01和SD01。其中“SA01”定位小型純電動三廂轎車,動力上搭載一台最大功率80千瓦,峰值扭矩240牛·米的永磁同步電機,最高車速可達130km/h,補貼後售價為12萬元;另一款車型“SD01”定位微型純電動兩廂車,補貼後售價為11萬元。不過新車發布後,對于定價十多萬元的速達電動汽車,無論從動力系統、造型設計還是品牌宣傳等方面,消費者均不買賬。
從品牌成立的時間結點來看,速達汽車的起點并不晚,但與目前國内造車新勢力主流的“蔚小理”相比,速達汽車産品推進速速十分緩慢。也就是說,速達汽車花費了近10年時間才量産出一款車型。作為對比,理想汽車創立于2015年7月,首款産品理想ONE于2018年10月發布,僅用3年左右時間。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