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助推中小企業發展的措施

助推中小企業發展的措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22:59:28

助推中小企業發展的措施?作者:程楠(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規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助推中小企業發展的措施?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助推中小企業發展的措施(促進中小企業集群發展)1

助推中小企業發展的措施

作者:程楠(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規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引導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發展,不僅能為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更是維護産業鍊供應鍊韌性和穩定、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基礎。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發展暫行辦法》,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在全國範圍内認定200個左右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引導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級集群。這不僅能為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更是維護産業鍊供應鍊韌性和穩定、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基礎。

當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穩定性不确定性顯著上升。我國經濟發展的内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持續顯現,對各類企業,尤其是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帶來直接沖擊和影響。這個時候特别需要多措并舉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發揮中小企業在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去年12月,國家10多個部門曾聯合印發《“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提出引導中小企業集聚化、專業化發展,同時支持各地根據産業發展定位和資源禀賦,圍繞産業鍊培育一批産業定位聚焦、配套設施齊全、運營管理規範的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而從中小企業集聚現狀來看,目前我國已經具備培育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的較好條件。各地培育認定的塊狀經濟産業集群示範區、縣域特色産業集群、特色小鎮等超過600個,在提高專業化分工、吸納勞動力就業、增強産業競争力等方面均發揮了明顯作用。

不過,現有的中小企業集群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主導産業優勢不突出。不少中小企業集群不掌握核心技術,缺乏品牌意識,大量産品在中低端市場開展同質化競争,雖然有一定規模但利潤微薄,亟需向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轉變。二是産業協作能力不高。中小企業生産能力有限,在市場變動較大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大單吃不下、小單不夠吃”的情況,亟需建立健全集群内的産能協調機制和供需對接機制,形成長期、穩定、可預期的合作模式。三是發展環境有待完善。中小企業的先天條件與信用問題導緻融資成本高、人員流動大,加上缺乏足夠的議價能力,一旦市場出現變化往往最先受到波及,亟需發揮集群“抱團取暖”的作用,系統性增強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

針對上述問題,《辦法》提出将着力提升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主導産業優勢、激發集群創新活力、推進集群數字化升級、加快集群綠色低碳轉型、深化集群開放合作、提升集群治理和服務能力等。其中,最關鍵的是要加快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集群治理機制,把過去分散的中小企業聚成團、凝成結。

通過共商,達成中小企業集群發展共識——轉變過去依靠大量投入生産要素來實現增長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通過整合有限資源、儲備創新力量、采取集體行動,推動集群主導産業走向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

通過共建,發揮衆人拾柴火焰高的優勢,提高集群配套水平和能力——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布局資源共享和管理平台,建立安全風險防控機制,利用數字化技術和手段,提高中小企業的環境适配性和市場靈活性,營造更有利于企業發展的集群生态環境。

通過共享,形成上下遊合作、産學研銜接更緊密的集群協作網絡體系——深化人才、技術、資本、資源等合作,降低集群内中小企業信息搜集、生産制造、售後服務等成本開支,提高創新成果産出和轉化效率,在更短的時間内推出更具競争力的産品,讓更多中小企業分享集群發展帶來的收益。

乘衆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衆人之力,則無不勝也。要讓中小企業産業集群茁壯成長,增強産業鍊供應鍊韌性和穩定,為國家富強夯實基礎;讓中小企業興旺發達,釋放更多創新活力以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為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來源: 經濟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