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沙河服裝市場開了!
記者從沙河街獲悉,萬佳、南城、長運3個服裝市場已經複市,為了保證順利複市,沙河街推出了“4351”方案,建立了街道外圍篩查、批發市場卡口及場内流動抽查三層防護圈,測溫工具則包括熱成像篩查儀、紅外測溫門、手持測溫設備等。
本月22日完成23個市場複市
經過測溫、二維碼身份核驗的兩道關後,從業人員可“一碼通行”。在萬佳服裝批發市場内,有7成商戶恢複營業,挂好版、擺好貨,檔口正常運轉起來。“市場一開,我們就要趕緊努力起來,迎接五月的銷售旺季。”商戶張先生說。
沙河街曆來商業市場氣氛濃厚,特别是服裝批發交易繁忙。濂泉路一帶服裝批發市場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以集貿市場形式自發形成的,經過近30多年的變化發展,由當初的100多個檔位發展到現在1.3萬多個檔口,成為了國内外著名的大型服裝批發市場,知名度輻射到了東南亞。
其中規模較大的服裝批發市場就有:沙東有利服裝批發城、萬佳服裝批發市場、金馬服裝交易城、長運商業廣場、新天地服裝城、富麗女裝網絡批發城等23個專業服裝批發市場,經營面積約18萬平方米,每天前來進出貨的人流20萬人次(旺季高峰時期達到30萬人次),每天服裝流通量達到3000多噸(旺季達5000多噸)。
據悉,從昨日開始,23個服裝市場預計将分三批次,于本月22日完成複市。
為市場複市構建三層防護圈
為推動市場複市,沙河街要求各市場按照規模設立2-5人消毒小分隊,組織96名消毒骨幹人員開展“專業知識 實操演練”消毒技能集訓,确保預防性消毒措施得到切實落實、不留死角。同時,街道督促服裝批發市場提前着手硬件設施建設和物資籌備,購買測體溫攝像頭、體溫計、口罩、消毒液和消毒器械等,做到固定和手持設備相結合方式加強體溫檢測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沙河街推出了“4351”方案,落實屬地政府、專業市場、商戶檔口及個人4個主體責任,建立了街道外圍篩查、批發市場卡口及場内流動抽查三層防護圈,構建了企業複工認證碼、從業人員通行碼、物流人員通行碼、來訪人員通行碼、風險隐患排查碼5碼精準防控流程,還推出了1套智能指揮系統。
在三層防護圈,沙河街分層利用“紅外快速篩查儀 紅外測溫門 手持測溫設備”進行大面積篩查、細化測量和體溫抽測。而智能指揮系統則已形成了疫情指揮可視化系統、全域覆蓋實景雲防系統、複工及通行證管理系統、隐患排查管理系統、值班值守及聯勤聯動系統等綜合應用,并實現了應急指揮、數字預案、視頻高低融合、人臉識别、車牌識别、人群流量統計、疫情數據實時統計、報警聯動、任務跟蹤等特色功能。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圖片記者:秦松 通訊員張洪哲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石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