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隋唐第一好漢李元霸,生的尖嘴縮腮,一頭黃毛束在中間,戴一頂烏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掌中一對擂鼓甕金錘重八百斤,胯下座騎千裡一盞燈。一對大錘秒天秒地,打得一衆反王服服帖帖。滅了瓦崗回師途中,正遇雷雨,驚怒之下把雙錘扔向空中,錘子落下把自己砸死了。看過《說唐》以及評書《興唐傳》、《瓦崗英雄》、《隋唐演義》的人都很熟悉李元霸這個隋唐第一好漢。這些小說中提到李元霸時都說是李淵的兒子李玄霸(清避諱玄字改元),曆史記載李玄霸是李世民的雙胞胎弟弟,那麼這個李元霸真的是李世民的弟弟嗎?
圖片來源于網絡
李玄霸确實是李世民的雙胞胎弟弟,但小說、演義及評書中的李元霸隻是文學創作中人為虛構的人物,并不是曆史上的李玄霸。清朝中期以後的《說唐》《興唐傳》等通俗英雄傳奇小說、評書等作品中,李元霸這一文學人物形象隻是以曆史上的李玄霸為原型虛構出來的,并且因為要避諱清康熙帝(玄烨)之諱而改作"元霸",基本上是作者為了寫書的需要創作出來的一個人物,與史書記載的李玄霸幾乎并無相似之處。
曆史上的李元霸何許人也?衛懷王玄霸字大德。幼辯惠。隋大業十年,年十六薨,無子。武德元年,追王及溢,又贈秦州總管、司空。以太宗子泰為宜都王,奉其祀,葬芷陽。泰徙封越,更以宗室西平王瓊子保定嗣。薨,無子,國除。--《新唐書》。衛王玄霸,高祖第三子也。早薨無子。武德元年,追贈衛王,谥曰懷。四年,封太宗子泰為宜都王以奉其祀,以禮改葬,太子以下送于郭外。泰後徙封于越,又以宗室贈西平王瓊之子保定為嗣。貞觀五年薨,無子,國除。--《舊唐書》。由此可見真實的李玄霸并沒有那麼變态,反而是一個從出生起就體弱多病的人。
為什麼要以李玄霸為原型?純粹是因為李玄霸是李淵的兒子,更關鍵的是這是一本關于隋唐英雄的小說,是描寫隋唐時候的英雄的,以李玄霸為原型塑造的人物會使得小說内容更加精彩,故事也更加吸引人,更符合大衆的口味。但小說畢竟是小說,并不是曆史事實。
還有一種可能是作者在創作這本小說的時候隻是因為其是李淵的兒子,李世民的弟弟,而借用了其名字,原型另有其人。那麼另外的原型是誰呢?李淵的侄子,李世民的堂兄弟李道玄。李道玄性情謹慎笃厚,精通武藝,舉止文雅。李淵登基稱帝建立唐朝政權的同年六月初七日,封李道玄為淮陽王 ,授任右千牛衛大将軍。公元620年李道玄跟随堂兄秦王李世民在介州(今山西介休)攻打劉武周的部将宋金剛,當時隻有十七歲的李道玄率先登城沖入敵陣,李世民對他的勇武甚為驚奇,賞賜給他布帛一千段。公元621年随堂兄李世民攻打窦建德,七月升任洛州總管。公元622年七月,任河北道行軍大總管,負責讨伐劉黑闼。十月十七日,戰敗身亡,此時他年僅十九歲。李道玄被追封為左骁衛大将軍,谥号壯王,史稱淮陽壯王。精通武藝,且少年英武,還是皇室貴族,而且少年早死,死于戰陣之中,雖說與小說中相貌描寫不同,但這與小說中的形象基本吻合。可以說小說中的原型基本就是李道玄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小說畢竟是小說,不可能成為曆史,因此,天下無敵的隋唐第一好漢李元霸隻可能是存在于小說中的虛構人物,不可能是李世民的雙胞胎弟弟李玄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